【扮靚籽:時裝絮語】
在網上搜尋「睡前服」,除了搜尋到歌手泳兒的流行曲外,就是「睡前服藥」相關的資訊。香港人確實未有睡前服飾的概念。本地設計師DoDo Leung將睡前服與睡衣分門別類,她解說:「中世紀歐洲人對於睡房裏和大廳的家居服飾的禮儀甚有講究,因而有睡衣和睡前服之分;但現在歐洲人習慣裸睡,因此沒有睡衣,只有睡前服。」DoDo眼見港女比溫婉的台妹保守得多,將晚裝結合睡前服設計,「既性感又大體華麗。」可說是生活情趣的入門級,「不少香港女生第一次與伴侶外遊前來購置睡衣和睡前服。」究竟第一次,應穿甚麼呢?記者為絲打們找答案。
上海,揚威海外的除了小籠包,還有睡衣。因為上世紀只有富有人家才穿睡衣,所以上海人無論在家裏或到家附近閒逛,都是身穿那些「街市款式」、全身同一個pattern的睡衣(pajamas)。還記得2010年上海世博展開前,上海市政府還嚴禁市民穿睡衣上街,以免給外國人有種不文明的形象。Fashion嘅嘢,真係連領導人都冇面畀,要說一句:「你識條鐵咩?」幾年前美國年輕人就流行穿pajamas上學了。
中世紀的歐洲,無論是晨服、家居服(negligee)、晚間裝束(night attire)、睡前服(dressing gown)、睡衣(bed garment)都仔細地分門別類。反而現在睡前服與睡衣的分別就變得模糊不清。DoDo的設計則從質料上區別開來,「我設計的晚裝,分設睡前服、家居服、睡衣和內衣幾個系列。我們經常會將晚裝的設計,改用更柔軟的質料,變成睡前服,自然更舒適柔軟。」所以,DoDo的睡前服設計,有很多nightgown的晚裝款式,而且充滿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而那時期睡前服的設計,正正是講求宮廷式的華麗。說實話,香港蝸居為多,女士們家裏一件短tee短褲就夠了,為甚麼需要穿睡前服?DoDo突然感慨起來:「生活情趣。香港家庭,一家四口同住,總不能在家裏穿上性感的睡前服。但別忘記,伴你一生的是伴侶,你既是母親,又是人妻,總要有兩口子相處的情趣。」忽爾明白,既然還是要脫,睡衣就變成睡前服了。




為男友製造驚喜
DoDo開店時就發生過一件趣事。原本放於店舖櫥窗前的,是全透視的黑色蕾絲長裙,「途人經過,不是尷尬,就是瞪大了眼,然後快快走過。」結果DoDo便改放晚裝系列於櫥窗前。但DoDo部份設計頗真性感,全蕾絲透視、只有兩條蕾絲吊帶的設計,記者純真問:「內裏應穿內衣嗎?」DoDo:「我們當然鼓勵客人不打底啦!」港人雖然保守,但總有些時候會靜悄悄找DoDo幫忙,「就是去旅行前,不少香港女性都想為男友製造驚喜。」DoDo設計睡前服,都是受好友啟發。朋友第一次與男友外遊,找DoDo求救,希望能替她找一套既性感又大體的睡衣,第一次啊!怕在男友面前失禮。DoDo:「女人街那些全蕾絲的情趣內衣,太cheap!」結果二人日以繼夜,找了數天也找不到,「結果,她買了一件台灣品牌、簡單款式的吊帶裙,「於是,啟發我將晚裝與睡前服結合。希望灌輸一個概念:在家裏也可以穿得華麗。」近年Dodo多於台灣辦時裝展,市場相對地成熟,「台灣女生的確比較珉婉,也喜歡搞驚喜。而且她們深受日本文化影響,講究睡衣、睡前服的設計。」唉!港女們,學嘢啦!
睡前服的前世今生
Pajamas始源於十七世紀,由英國傳教士從亞洲傳入歐洲。Coco Chanel亦曾鼓勵女士穿pajamas。但現時只有美國、意大利和上海人喜歡穿這款睡衣。
維多利亞時期,一般裝束都是鬆身剪裁,以免過份顯露女性的身材。及至十八世紀後期,真正用來睡覺的睡衣(bed garment)就是一條nightgown(睡袍)。但當女士步出睡房後,就會在睡袍上加穿dressing gown,就是一件比睡袍更長身的家居裙。那時一般是大家庭一起居住,所以踏出睡房門後,與長輩在一起,就不能穿睡衣。那時起,家居服(negligee),類似現時的睡前服的名詞就出現了,泛指dressing gown或者morning gown(晨服),他們甚至會穿上出席breakfast outing。及至今天,歐洲人依然流行這種繁複的睡衣文化。

Mondovi lingerie couture
中環PMQ A座4樓S413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