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不惜代價托住股市,滬綜指暫時企穩。但扭曲市場的做法,不但對金融市場帶來傷害,實體經濟所付出的沉重代價亦逐步浮現。人民銀行公佈7月新增貸款1.4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扣除證金公司托市所借的9,000億元,實際發放不足6,000億元,遠低於6月的1.27萬億元,顯示救市已產生擠出效應,令極度渴求資金的實體經濟,進一步被抽水。另外,美林美銀曾發報告,指人行為托市提供資金,最終將影響人民幣價值,該推斷已經得到驗證,人民幣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貶值。
股市的存在意義,是實體經濟由此抽水,但暴力救市反其道而行,變成股市向實體經濟抽水,已經是本末倒置,勢難維持。而且,暴力救市還將股市融資功能進一步廢除武功,中證監停止新股發行,股東不准減持套現,更被要求掏錢增持股份托市,令可投入營運生產資金進一步減少。
上述分析,還是建基於國家隊能在股市不敗的前提上,但實際上仍是未知之數。最大的變數,是在於整個救市過程黑箱作業,無法保證所有「國家隊」成員都是一條心,難保不會出現內幕交易、以救市籌碼自肥的情況出現。市場對國家隊越失信心,救市的效力就越疲弱。如最終股市、經濟雙輸,對中國將是一場災難。
暴力救市代價沉重,風險巨大,當局如在走鋼線,不可能長期如此膽博膽方式運作。市場一直估計,只有在國家隊救市成功後,例如將滬綜指推上4500點後,才會功成身退。實際上亦有另一種可能,即無論救市成功與否,國家隊都需要退出,投資者宜有心理準備。
【投資錦囊】
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扣除證金動用托市資金後的7月新增貸款大幅下跌,均表明暴力救市對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正逐漸浮現,令中央退市的壓力越來越大,對後市不利。
炒作指數★★
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