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厘人幣賭升結構存款料全軍盡墨

10厘人幣賭升結構存款
料全軍盡墨

【本報訊】去年本港銀行曾推出回報高逾10厘、賭升的人幣結構存款產品,下周一起陸續到期。隨着人幣昨日一次性「暴力貶值」逾千點子後,這場「散戶鬥投行」博高息的結局,料是全軍盡墨,觸發條件近乎不可能達到,投資者最後僅拿到低於1厘微息。有專家認為,散戶不宜再投資同類產品。

賭輸僅袋0.5厘息

結構性存款是定期存款及期權的合成產品,投資者認購,正如參加一場賭博。如銀行售出睇升結構性存款,觸發條件為9個月後人幣離岸價(CNH)較「開賭日」升值,成功就可拿取10厘,賭輸則僅得0.5厘。
銀行正如中介角色,收取所得存款後,同時向投資銀行買入二元式期權(binary option),將風險轉嫁給投行,而事實上這群大戶當日願意推出高達10厘筍價的看好結構性存款,實際上是早就極度睇淡人幣。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坦言,該產品若果回報越高,風險亦越大:「當好多市場人士睇淡人幣,而有部份投資者睇升,好多投行好有興趣做呢個對賭產品。」
銀行角色幾乎是無風險,蕭啟洪謂,「理論上銀行不會坐好大呢啲盤,只係將個產品賣畀個客」。若果客戶賭輸,僅需支付不足1厘年息,賺取龐大的息差,足以覆蓋期權金。若果客戶賭贏,則須支付高達10厘年息,但由於已買期權對沖,代價由投行承擔,而投行亦可在現貨市場作二次對沖。
回顧去年人幣兌換撤限,工銀亞洲當日推出看好結構性存款,其條款最為進取,只要人幣離岸價(CNH)在9個月後升值1%或以上,可拿取11厘高息,否則只得0.5厘。南商當時亦推出同類存款,不過觸發條件為升300點子,年息為10厘。另外,中銀香港(2388)網頁上未有結構性投資存款推出,惟銀行職員表示可為高端客戶度身訂造。當日投資了這些產品的散戶,料近日終全數敗北而回。
至於這產品本身對散戶是否公平,蕭啟洪表示,須視乎客戶是否認識風險:「如果你畀10蚊我,賭聽日個太陽唔出嚟,我賠100萬畀你,會唔會因為個回報高,你就買聽日太陽唔出嚟呢」?他坦言,銀行職員若作清晰解釋後,散戶應懂得衡量風險。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