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緊要不是「亞洲Out咗之都」,推出「Outlet之都」着實冇乜唔妥!幾任特首日日捱7/11,Hea極有限肯定勤奮。也曾理想建設香港亞洲之都時裝之都藥材港數碼港,結果乜港物港得個講,乜都物都冇料到。只嘆時也、命也。
莫指港人留戀殖民時期,一直不苟同港英盡善盡美,回歸前未用大鑼大鼓聲張,數十年來香港真正亞洲盛事之都。
今天?喜歡不喜歡,蹬腳不蹬腳,激心不激心……亞洲盛事之都,早已移形換影去咗上海啦,都!
官員萬事慢,何止三拍(殺樹卻又快得手起刀落)?力行無為之治,眼見內地客湧現香港購物,可曾構思邊境設立 Outlet Mall類散貨場?方便買得藥物奶粉尿片食油品物,甚至名牌月下貨,不用此類商店殺入平民社區令鋪租無止境飆升,弄得傳統民生平常風景絕地消滅,最終民憤不絕,內地客與港人矛盾不息卻又推卸責任,埋怨港人對內地同胞缺乏包容。
內地人過門都是客,白花花銀両給我們賺,有關部門官員議員何曾想過將Shopping重點如中環、銅鑼灣、油尖旺……甚至上水、沙田、屯門、元朗交通改善,多設行人專用區,美化環境加強綠色?
都沒有!不是官員負責,難道是我港人蟻民責任?
香港特色在近,在方便,在免稅,還有同文,吃食口味相近卻缺乏文化內涵並包裝,也無伶俐有趣社區建設。一個浪,日圓貶值兼大開方便之門。二個浪,歐羅也貶值兼且名牌出生地大本營。兩地好酒美食不絕,香港除了貴、除了骯髒、除了每況愈下美食之都快除名外,憑什麼條件吸客?
貪便宜,人同此心,放諸海內外皆準。Outlet Mall先在美國大行其道、然後歐洲,時尚品物質與量皆讚,香港人腦筋本來至靈活,怎會沒想到開設同類殺價摩?官員定當跑出來喊:香港冇地!
事在人為,新界貨櫃場、車場、廢物場放眼望去連綿不絕,怎會沒地建 Outlet?對環境、對民生,起碼乾淨企理。再說舊啓德機場浪費十數年的空間呢?今天郵輪碼頭都未圓滿使用,何不這方面動腦筋?
只要內容精警,顧客群何止內地客?周邊日本、韓國(包括朝鮮)、台灣,還有俄羅斯菲律賓印尼印支半島新興財主,採購不下數十年的中東客非洲客,客源不絕生意不息。設貨品豐富,質量保證「勾你摩」,歐美客一樣吸收過來,歐美名牌部分貨品幾個真正Made in Italy,Made in France?心水清者皆知如非中國越南柬埔寨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尼泊爾……製,便是製了90%運回歐洲加工包裝,所以貨源定不成問題。
歐洲今天零售寒冬,客源不依靠中國客還有誰人?想想,可不要想得太久,「亞洲Outlet Mall之都」,香港飾演,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