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企「落地」與實體店結合發展阿里353億入股蘇寧

網企「落地」與實體店結合發展
阿里353億入股蘇寧

【本報訊】內地網購平台競爭激烈,互聯網公司更將網購平台及實體店合併發展,以求「落地」加強經營優勢。網購「一哥」阿里巴巴集團已先後投資海爾電器(1169)及銀泰商業(1833),但今次更不惜斥資283億元人民幣(約353.38億港元),收購深圳上市的蘇寧雲商19.99%股權,成為自阿里創立以來最大筆單一收購。入股後,雙方將會共同發展網上至實體店(O2O)業務。
記者:胡仲邦 石永樂 鄭柏齡

阿里巴巴今次入股蘇寧的作價,較其去年全購內地瀏覽器UC時先透過換股,再以現金加發新股更高。當時有內地傳媒指出,阿里對UC的估值高達43.5億美元(約339.3億港元),不過,仍然略低於今次收購的作價。
受收購消息帶動,阿里昨晚早段大升近2%至80美元,而其對手京東商城則一度跌穿30美元,較上個交易日股價低6.7%。

蘇寧提供物流結算服務

另一方面,蘇寧亦會斥資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阿里,以每股81.51美元的價格,認購阿里最多2,780萬股新發行的股份,佔阿里已擴大股本約1.09%,亦是自阿里上市以來,首次因收購而向對方發行新股。
同時,雙方亦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蘇寧將會在天猫設立「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及成為該網店的物流供應商;而蘇寧的所有門市將會向阿里用戶提供物流、售後及結算服務,亦會成為阿里的物流網「菜鳥」的合作夥伴。阿里指出,蘇寧雲商有1,600間門市、超過3,000個售後服務點及5,000個加盟服務商。
阿里創辦人馬雲表示,雙方落實入股前,與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只見過兩次面,之後交由團隊負責,而整個談判亦僅維持兩個月,指「年輕的團隊作出的決定一定是正確的,年輕人知道未來,我們要做的是未來的新型商業模式」。他又表示,阿里已開始大量投入實體企業,更警告「未來20、30年,如果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不進入到線下,不和線下結合,不和線下融合,我們是不會有未來的」。

阿里創辦人馬雲(左)及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正式啟動合作框架協議。

連環出手組實體店聯盟

不過,蘇寧雲商今年上半年仍錄得9.27億元的經營虧損,僅較去年同期減少10%,收購價是否合理則見仁見智。除了今次重手收購蘇寧雲商外,阿里過去亦不斷透過收購,以加強其「實體店聯盟」及物流網絡的規模,減低用戶轉用其他網平台的意欲,維持其「網購一哥」的地位。
事實上,早於2013年,阿里已經斥資28.22億港元入股海爾電器以及旗下的物流業務日日順,翌年6月,再以53.7億港元入股銀泰商業,上月更因大股東減持,而成為銀泰商業的大股東。以上種種操作,無非是為阿里「落地」,令用戶在網上及實體店可以同步購物消費而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