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資生堂、寶潔(P&G)、歐萊雅( L'Oreal)等外資化妝護膚品牌後,歐舒丹(973)近日宣佈,中國地區部份產品價格在8月1日起減價,減幅最多達31%。
不過,減價後售價仍然貴過香港,分析料對本港化妝品店生意影響有限。
歐舒丹在本月起調低中國市場8款產品價格,減幅由8%至31%不等。其中,50毫升乳木果輕柔滋養保濕面霜減價幅度最大,由原來450元人民幣,減至310元人民幣,幅度達31%。
歐舒丹中國月初發稿指,減價主要為配合中國政府調低進口產品關稅,及刺激中國市場銷售。本報曾向歐舒丹查詢,香港門市會否亦減價,至截稿前未獲回覆。歐舒丹股價昨升0.1%,收報19.76元。
中國海關今年6月起,實施新進口稅率,下調多款大眾消費品進口關稅,而進口護膚品稅率由5%下調至2%,幅度達六成。
歐萊雅、Estee Lauder最先宣佈減價,日、韓代表資生堂及AmorePacific緊隨其後。其中Estee Lauder產品售價平均減11%至23%,旗下品牌包括Laneige、雪花秀的AmorePacific平均減幅為12%。
減價後仍貴過香港
不過,記者翻查歐舒丹香港網站,發現本港產品售價,仍遠遠平過中國市場減價後售價。上述提到的乳木果面霜,中國減價後售387元,香港官方售價為295元,兩地售價相差近100元。歐舒丹產品於法國售價更平,官方網站顯示,同款面霜售28歐元(約237港元),分別較中國及香港售價平150元及58元。
分析指,中國市場稅制複雜,除進口關稅後,品牌仍需繳付產品增值稅、消費稅及營業稅等;相反,雖然本港人工、租金成本高昂,惟稅制簡單及稅率相對低廉,故外資品牌於本港市場定價,仍具一定競爭力,預料「減價潮」對本港化妝品零售商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