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經濟數據欠佳,市場擔心進一步打擊原材料需求,加上美國加息陰霾及強美元打壓,令商品市場雪上加霜,國際油價和銅價昨日分別跌至五個月和六年新低。專家普遍預期,在美國加息陰霾下,商品市場未脫險境。
中國7月進口和出口都跌逾8%,加上工業品出口價錄近六年最大跌幅,為中國經濟前景增添陰霾,由於中國是全球原材料的消耗大國,消息為商品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紐約9月期油昨日曾跌52美仙(1.2%),至每桶43.35美元的五個月低位,與3月的六年低位相差約1.3美元。倫敦三個月期銅價格一度跌55美元(1.1%),至每噸5,118美元的六年低位,上周的期貨淨淡倉數目增至28個月高位。
涵蓋22種商品市場走勢的彭博CRB商品指數昨日仍徘徊於上周的十三年低位,當中18種商品上周已從高位回吐20%,技術上進入熊市。
CommtrendzRisk Management董事Gnanasekar Thiagarajan指,中國外貿數據疲弱,意味內地對原油等商品的需求下降,加上美國運作中的煉油管數目連升三周,都加劇油價跌勢。
法興摩通削目標價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報告顯示,上周原油淨好倉數目從五年低位反彈13%,是七周以來首次增加,反映好友勢力回升。但面對全球供應過剩及環球經濟隱憂,加上強美元拖累,多間大行近日陸續降低原油目標價。
法興日前就將今季紐約期油目標價調低12.2美元至每桶47.8美元,摩根大通則將下半年紐約期油目標價下降至44美元,明年目標價就降至46.5美元。
不過,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昨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美國接近全民就業,低通脹情況難持久,但表明在通脹回復正常水平前,儲局不應加息,消息緩和美元升勢,加上市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提議開緊急會議應對油價下滑,帶動商品價格回穩。
紐約早段,美滙指數升0.1%,報97.682。紐約9月期油跌幅縮至21美仙,報每桶43.66美元;倫敦3個月期銅倒升0.5%,報每噸5,198美元。
另外,由於商品跌價損害出口收入,加上該國總理捲入貪污醜聞,拖累馬幣昨日於當地收市跌至3.93兌1美元,再創十七年新低。
分析員指,大馬政府日前公佈當地外滙儲備跌至1,000億美元以下,是五年低位,可能與該國入市沽美元遏止馬幣跌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