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王維基近年的動作頗令人費解,他的成名作是1992年回流香港成立城市電訊,推出廉價回撥式長途電話業務,打破香港電訊壟斷,鍾意打破框框的人,卻走去創辦港視,做一門須要牌照、有框框的生意。
港視不獲發免費電視牌照,魔童轉搞網購。有趣的是,正當各大品牌諗計利用網絡平台做推廣,吸引時刻上網、玩手機的客戶,魔童卻豪花幾千萬元,在傳統媒介大賣廣告(電台都有),最吸睛當然是在全部51個港鐵站、3,268個屏幕賣廣告。
這批港鐵廣告的概念的確令人讚嘆,利用站名玩食字,好似「不脂北角」、「牛角有痣」,高C9最想知道邊間廣告公司負責。
網購在港並非新鮮事,身邊朋友多數網購平價或非常獨特的產品。翻開HKTV MALL圖錄,試找一、兩件東西網購,空運水果似是最吸引,但想起屋企樓下AEON超市都有日本蘋果、蜜瓜,行遠少少又有一田百貨,一時間想不出網購的理由。
老實說,不是所有人都好似王維基一樣日理萬機,要爭分奪秒網購,省下時間做其他事情。
購物是一個可以令人放鬆心情的過程,甚至是impulsive buying。可能大家都有試過,明明打算去超市買牛奶,行過見有新鮮靚橙開箱,無蝕底買幾個,聞到出爐麵包香氣,忍不住又買幾個,摸摸架上的軟滑毛巾,又放落購物籃,離開收銀處,滿載而歸,感覺好爽。
購物充滿未知數與五官感覺,這是翻圖錄、按滑鼠無法取代的。其實王基維有沒有真正感受過購物的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