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 李純恩

立 秋 - 李純恩

強颱風蘇迪羅橫掃台灣,搞得香港得了一個130年來最熱的立秋。這天是星期六,最高氣溫37℃,正午時分帶着拖肥出去,本來是照常規上山,結果還未到山腳下已酷熱難當,我跟拖肥說「我們回家吧。」牠一聽,回頭就往來路跑回家去。這狗平時玩心特重,一說「回家」總顯出百般不樂意,這天竟肯自動回家,可見真是熱得不行了。
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對於氣候的預測很準,過了立秋這天,許多夏日火爐之地,比如南京重慶武漢杭州等,白天依然炎熱,一入夜便會風涼。在外旅行的時候我常會留意,立秋前後分別真的十分明顯。想想古時候哪有什麼精確的科學儀器?可以如此劃出二十四節氣,除了人的智慧之外,似乎總有些莫名力量的幫助,以至許多事情至今用科學解釋不到。
據說從立秋這日起,梧桐樹開始落葉,宋朝宮廷之中,立秋這天會將盆栽梧桐從室外搬進室內,等「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會高呼一聲:「秋來了!」搬進室內的梧桐盆栽便會應聲飄落幾片葉子。那葉子究竟是適時而落,還是被太監使暗勁搖落,不得而知,反正,意思到了。
立秋代表進入秋季,以中醫視身體為土地的概念,也就進入了「秋收冬藏」的季節,人也可以開始進補,但補也要順序漸進,以滋潤食物為主,到了秋季,天氣開始乾燥,去燥滋潤,少吃辛辣,多食帶酸味的蔬果,枇杷、菠蘿、蜂蜜,都宜食。秋天養肺,也有人主張吃白蘿蔔益之。總之,立秋是中國文化系統一環,如你相信這個系統,照着做,不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