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不足︰忽視青訓國援救火

球員不足︰
忽視青訓國援救火

近年曾有來港落班的國援因打假波罪成,最後入獄成階下囚,但也有潔身自愛的好波之人,確實紓緩本地球員不足的問題。
國援這個名字在本地球壇非新鮮用詞,早在80年代便有吳志英及何佳等前國腳在港落班,90年代則有秦國榮、魏克興及吳群立等。縱使個別球員來港時高峯已過,但基本功好,在港仍有不俗表現;像「立叔」吳群立效力南華時,表現相當出色。

質素高入籍利港隊

千禧年後,本地球壇一直忽視青訓的問題逐步浮現,球員數目不足之餘,質素亦下降。傑志、公民、流浪及南華等便相繼從國內引入球員,當中有成功亦有失敗;個別如王選宏及陳志釗在港效力時間雖短,但質素明顯高於土炮甚至外援,現時亦轉到更高水平的聯賽發展。
由於國援在港效力兩季,便可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故近年先後有張春暉、白鶴及王振鵬等國援成為大港腳;像徐德帥及巢鵬飛便是2009年東亞運足球金牌功臣,而鞠盈智克服傷患後,會是中場線重要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