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有滯脹風險,中港股難反彈。內地公佈上月通脹1.6%,達9個月高,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跌5.4%創五年半最大跌幅,加上日前公佈進出口數據較預期差,及意味在經濟持續惡化下,通脹卻已率先升溫。市場憂慮食品價格急升,會收窄人行下調利率的空間,惟亦有專家指中國仍處通縮風險區,但相信弱數據當放水炒的憧憬已不再,大市本周仍是「生唔嚟、死唔去」局面。
通脹1.6% 有滯脹風險
內地上月通脹達1.6%,較預期1.5%高,主要受豬肉價格按年狂飆近17%影響;至於PPI跌幅則較預期的5%更高,且連續41個月錄負數,經濟前景持續存隱憂。法巴早在上周四已發表報告,估計豬價瘋升會令內地更傾向以結構性或定向性方式放水,即使有降準機會,但再減息機會已不大;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則指,相信內地放水方向不變,但政策會變得更具針對性。
不過,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下挫令內地需求不足,是內地PPI跌幅擴大的主要,形容當前通縮形勢依舊嚴峻,通脹數據不應阻礙政策寬鬆,反而應加碼對抗通縮。
恒指上周跌83點或0.3%,報24552點;H指則受A股帶挈錄0.9%或96點進賬,報11227點,扭轉連跌七周弱勢,但日均成交額按周再挫24%,至723億元。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隨外圍走軟,預料恒指今低開150點。本周市場聚焦港交所(388)及騰訊(700)等多間藍籌放榜,另外內地本周將公佈新增貸款及貨幣供應等數據。
溫鋼城認為,大市今日走弱機會大,相信A股在3500至3600點、港股在24200至24800點上落格局仍未變,意味悶市難破,投資者應聚焦本地概念股份。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指,中遠及中海系重組或仍會再有一日炒作,目前可留意緊接或接力炒上的鋼鐵或煤炭股。
值得留意是,本報調查顯示散戶情緒突變樂觀,由前周2.27升至32.76,為約過去一年最看好;短期有意入市者比例,亦由2.13%大升至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