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五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4228)今日正式在港交所(388)掛牌買賣。投資者應怎樣部署?專家對iBond首日表現預測大致相同,料開市價為104至105元以上。大多數專家認為,除非散戶手頭資金較充裕,可長期持有iBond,否則建議到104.5元左右水平即可考慮「盡快賣咗佢」,套現用來消費、「刺激吓經濟」更佳。
iBond上周五暗盤價最高曾見105.8元,如今日落實此升幅,則投資者撇除手續費,每手(面值1萬元)賬面可賺約580元。抽到iBond的市民可能「心郁郁」,想趁價位高沽貨,亦有人打算長揸三年賺盡利息。
投資者或需轉倉
對於首日開市價,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預計定會見105元或以上,又指去年上市的第四批iBond(4222)上星期收報104.8元,「今次第五批iBond開市價一定高過佢」。張智威指iBond首日掛牌後達105元、甚至上望105.5元水平便可沽貨,不建議貪高息、等價格再升,因不少人都以零成本借孖展抽到一至兩手,「再等佢升可能要蝕孖展息」。
君陽證券鄧聲興估計開市價約104元、「好彩啲可上到105蚊」,又指始終升幅有限,建議升到105元可以即沽。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則料開市價達104至105元左右,他又透露自己都抽到兩手,價位到104.5或105元便會沽,「賣咗賺嗰啲就即刻拎嚟使,等商戶、經濟可受惠」。
不少投資者希望即日沽iBond「賺茶錢」,惟須留意如是透過銀行認購iBond,欲在港交所沽售前,需把iBond轉倉至證券戶口,過程需時兩、三日,故上星期投資者如仍未轉倉,今日已趕不及即日沽售。另外,銀行或會因轉倉而收取收續費,惟現時大部份銀行現已豁免此手續費。如「怕麻煩」不想在港交所沽出iBond,亦可考慮轉售予銀行,惟銀行的回收價一般會較市價略低,投資者應先查詢清楚,自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