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於今年4月至5月歷經「港股大時代」,恆指一度由25,275點升至28,588點,累積升幅超過3,300點,當中不少資金均是由內地湧入的「熱錢」,內地投資客為的就是香港股市不如內地般有漲停牌機制,讓他們在大牛市下可「賺多啲」。其實國內股市於90年代初比早前的港股市況更加瘋癲,當年每有新股上市,單日升幅動軏以倍計,吸引不少不懂股票的市民爭相認購。1992年上海股市因不設價格限制而暴漲,深圳其後發行新股,數以百萬計市民聞風踴到深圳市內各個發售點排隊領取新股申請表,但因有人貪污舞弊令眾多市民未能購得認購表而引發騷亂,稱為「810事件」,而事件最終亦催生國務院證劵委員會及中國證監會。
1992年,上海證劵交易所取消漲價及跌價限制,實行自由競價交易,當中有不少股份價格因此上升,更不乏股價上升逾4倍的例子。股票利潤之高令市民搶購新股,掀起新股搶購熱潮,而此熱潮非限上海,更南下至深圳。
深圳市當時發行面值5億的新股票,並指於8月9日及8月10日發售500萬張新股認購表,每張中籤認購表可認購發行公司股票1,000股,有意認購的市民可憑一張身份證購買一張價值100元的認購表,而每人最多則可以10張身份證購買10張認購表。
由於當年內地股市大升,有人估計新股上市後價格可翻至少10倍,早在當年7月已有股民南下到深圳排隊,估計有至少70萬外省股民湧入,有傳當時廣州至深圳的火車亦由40元炒至400元一張,亦有「排隊黨」每日收取50元替股民排隊。由於需要持有身份證才可購買認購表,據報當時有320萬張身份證「飛」到深圳,亦有人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以每張20元至50元價格租借或購買。
8月9日早上已有100萬人排隊,等待早上8時購買新股認購表。據《新華社》報道,「搶購股民證的長隊秩序極度混亂,眾男女只好前胸貼後背,一個緊抱一個,在利益面前放棄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尊嚴」購表者更以人貼人並擁抱前者的方法,在303個發售點排隊,即使中途遇上傾盤大雨,亦無打消他們購買認購表的意欲。
但在當晚7時35分,深圳電視台宣佈,雖然最初有關單位預計兩日內售完認購表,但9成售賣點的認購表已經售罄。有指某些購買點有數千人排隊,但只有30多人成功購表。
在認購表售罄的同時,排隊現場出現黃牛黨,手握數以百計認購表,以每張700至1,000元價格兜售。此現象引起排隊市民不滿,認為當中有人貪污舞弊才可獲數百張認購表,加上8月10日人民銀行發通告,原定收表時間推遲近一日,排隊市民便推測此舉令「走後門」獲大量認購表的人有充足時間賣出表格,便紛紛抗議、寫大字報及上訪投訴。
同日深圳政府決定增發500萬張認購表,但大批市民並無因此散去,反而惹起更大混亂,並與在場維持秩序的公安發生衝突,最終自少12人拘捕,而當局就事件展開調查,發現來自金融、工商及公安單位的75人私買認購表格逾10萬張,最終9人因「罪大惡極」而遭處分或開除。
「810事件」後,8月14日深圳股市下跌8.1%,而上海上證指數更於8月12日下跌19%。而「810事件」發生2個月後,中央當局亦成立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及中國證監會,並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以免「810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