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昨錄36.3℃ 130年來最熱高溫持續 今有狂風雷暴

天文台昨錄36.3℃ 130年來最熱
高溫持續 今有狂風雷暴

【本報訊】颱風蘇迪羅在昨立秋日橫掃台海兩岸,一海之隔的香港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立秋火辣辣。天文台總部錄得36.3℃高溫,既創今年氣溫新高及最熱立秋日,又是130年來最火熱一日;另8區氣溫高逾37℃,當中跑馬地飆升至37.9℃。熱浪今日日間將持續,市區最高33℃,但稍後將有幾陣驟雨及狂風雷暴。
記者:倪清江 伍雅謙

少女穿上三點式於淺水灣曬日光浴。 李家皓攝

天文台上周已預告立秋日氣溫將上升至35℃,但天文台總部氣溫昨中午前閃現34℃後便回落。不過下午2時開始,氣溫爆升,僅5分鐘升至超過34℃,打破1953年8月8日錄得的最熱立秋紀錄34℃。

13區氣象站刷新紀錄

再過10分鐘升至34.8℃,超越上月17日錄得的今年最高溫紀錄34.4℃;在3時更衝破36℃關口,達36.2℃,打破1900及1990年8月中皆錄得36.1℃最高溫紀錄。熱浪未止,最後近4時以36.3℃「收市」,創天文台於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熱一日,其後晚上仍高達33℃。天文台尖沙嘴總部量度氣溫儀器130年來都放在草棚下測氣溫。
天文台33個自動氣象站,半數比天文台總部錄得的溫度更高,跑馬地衝上37.9℃,為全港之冠,比2012年舊紀錄高出0.7℃;上水37.8℃,黃大仙及將軍澳齊齊升至37.6℃,也刷新該區紀錄。共13個站刷新紀錄。
天文台科學主任陳恩進解釋,颱風蘇迪羅外圍氣流下沉,因此華南東南一帶晴朗並陽光充足;蘇迪羅在本港東面的台海掠過,令本港吹西北風,因此「將內陸比較熱嘅空氣帶來本港」。至於昨下午1小時內飆升3℃,他稱不排除因雲層散開有關,並指通常下午才最熱。

3男子中暑求診

西北風也將內地空氣中懸浮粒子帶來本港,加上本港空氣污染物,環境保護署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昨上午10時後明顯上升,其中銅鑼灣及中環路邊監測站一度錄指數10,即甚高水平,其他多區也升至9。
根據醫管局提供數字,至昨下午5時為止的24小時內,共有3名男子(53至62歲)懷疑中暑往醫院求診,其中一人出院,兩人情況穩定。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近日一至兩成病人都有中暑症狀,昨也收到少女及兒童因體溫近38℃、呼吸困難或流鼻水而求醫,「佢哋以為感冒,其實有啲係焗到病,出現中暑症狀」。她指初期中暑症狀包括無小便和發熱,若體溫高至40℃便很危險。
天文台預測今日日間天氣酷熱,大致多雲,氣溫介乎29至33℃,但稍後將有幾陣驟雨及狂風雷暴,惡劣天氣持續至明早,之後幾日短暫時間有陽光及驟雨,周四晚英仙座流星雨高峯期料也有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