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我的阿富汗筆友》是描述美國女孩艾比及阿富汗男孩薩迪德,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筆友,開始了一段相互認識的經過。艾比是一個念書成績一般的小六生,為了可以順利畢業升中,她答應老師參加一個外國筆友通訊試驗計畫。兩個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人,在不同文化的激盪下,自然生出對遙遠一方的種種想像,由想像而激發出夢想,對世界另一面產生出好奇感,希望總有一天會實地走訪,親眼見證地圖上的風光。
對艾比來說,能夠攀上世界屋脊般的興都庫什山極具挑戰,十分嚮往。艾比非常羨慕薩迪德能住在高山環繞的山區,但是對薩迪德而言,高山其實予他充滿困擾和危險,小男孩給她寄了一塊從山脈上拾來的岩石塊,猶如將艾比續步引入這個充滿問號的地方,就像地上佈滿的腳印,引領她向着這個地方邁進。
薩迪德的夢想又是甚麼呢?當人家羨慕他活在巍峨的群山當中時,他反倒過來說:「山很美,可是為了生活,我們必須與他對抗。」可見他眼中壯觀的高山,卻是他一家人,以至整條小村子生計的大挑戰。艾比家的農田對他來說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看了妳寄來的照片,那片綠色田野我不認為很平坦、很無趣,那片田野足夠養活我們全村的人加上牲畜整整一個冬天,那片田野很美,就像神的微笑。」
在艾比眼中,家中農場的田野乏味無趣,但對小男孩來說廣闊良田等於豐收的農作物,不單可以餵飽一家人,更可以作飼料飼養牛羊,改善生活。
在美國與阿富汗間來往的信件中,究竟兩人能否打破地域限制,利用互動方式穿越空間的屏障,好好認識彼此的文化隔閡以及生活傳統的差異,結局最終會出人意表,還是一如以往平鋪直敍的校園故事?大家自己去找答案吧。
故事原著名為《Extra Credit》,作者安德魯.克萊門斯(Andrew Clements),是美國的暢銷作家,著作超過五十本。作品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在美國銷售超過兩百萬冊,亦售出十多國版權。他曾擔任中學教師、為歌手創作歌曲,也曾在出版社擔任主編工作。目前是專職作家,居於美國麻省。
「包容」從來不是喊口號,空口講白話,而是要大家付出真誠,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這種真誠,體現在小孩身上,比大人來得更容易。
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