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Coma)類似進入了睡眠狀態,卻不能被喚醒,身體四肢沒有活動,並對說話、聲音、觸碰、搖晃及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但患者仍會有一些無意識的反射動作,包括大小二便。
昏迷有多種不同成因,較常見的包括腦部受傷和嚴重中風,尤其腦出血;還有腦腫瘤,包括轉移上腦的癌腫塊,較常見的有肺癌和乳癌轉移上腦。腦部感染如腦膜炎(Meningitis)或腦炎(Encephalitis),同樣可能引致昏迷;常見的病原體包括細菌和病毒,亦需特別留意結核感染。腦膜炎球菌性(Meningococcus)、肺炎鏈球菌(Pneumococcus)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屬較多見的致病細菌。
自體免疫系統毛病可影響大腦神經,例如紅斑狼瘡綜合症;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腦神經細胞,可引致昏迷。癲癇症患者,抽搐後亦會短暫昏迷。
糖尿病患者口服糖尿病藥或注射胰島素使用過量,加上食慾欠佳,易致血糖過低(Hypoglycaemia),導致昏迷。體內電解質過多或過少,例如鈉、鉀和鈣,酸鹼不平衡,缺氧或二氧化碳過多等,同樣可以引致昏迷。過量酒精或藥物導致不省人事,包括安眠藥、鎮靜劑或嗎啡類止痛藥。
醫生處理昏迷個案,需倚靠病者家人或友人提供病歷及其他有用的資料;進一步檢查包括驗血、腦部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個別病者可能需要接受腦電波測試(Electroencephalogram),或考慮用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 取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作檢查,有助確診。
若已找出昏迷原因,應即時處理;病者血糖低,靜脈注射葡萄糖可令病人馬上蘇醒。昏迷病者易有併發症,例如肺炎和褥瘡,必須小心護理;如病者呼吸有困難,或需使用人工呼吸器支持。昏迷期間病人未能自己進食,可用胃管餵食流質食物。
病者蘇醒及康復機會視乎病因能否逆轉及腦創傷是否嚴重;個別病人或會進入植物人狀態(Vegetable state),長期昏迷。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