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造物の奇蹟 港版高達挑戰世界

【科技籽】造物の奇蹟 港版高達挑戰世界

【科技籽:玩物達人】
正當不少人湧到銅鑼灣跟高達們合照打卡兼讚好時,在剛過去不久的GBWC 2015模型大賽中,三位香港模型大師也製作出驚世之作。論身形,當然不及巨型高達吸引,但在小模型中表現出的精密手工和神級改裝創作力,卻足夠令一眾巨型高達俯首稱臣!不信?看看你便會明白。

冠軍夜鶯 鶴立雞群

Ray冠軍作品「夜鶯長距離支援型」,共花了約4個月製作,Ray卻說再砌3年也可以。

「其實今次算是我第三次正式參賽,對上一次已是2003年,拿了季軍。」現為全職模型導師的Ray十多歲已開始玩模型,至今已30多年,「第一次參賽是30多年前,砌了一個高達Mk II和卡邦迪在月球對打的情景,以為好勁,去到星光行交作品,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
知恥近乎勇,結果Ray多年來不斷鑽研技術,在模型界漸有名聲,12年後再參賽,卻原來是因為一部簡陋模型而起:「參賽全因今年Bandai出了一部好『齋』的RE夜鶯,結構極簡單,但同時卻有很大的體形,改造空間極大,一看到它,我的創意、想法已不能停下。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夜鶯的原型,已經想像到這完成品的七成造型。」Ray的作品是「夜鶯長距離支援型」,除了大幅度把原有部件切割重組,加入極多細節,最特別的可說是在機底加入了另一部高達「原石」,令整體觀感更豐富,結構更複雜。極多的手工設計,令Ray滿足感大增,同時也讓對手驚嘆,亞軍的Lawrence便打趣道:「這件作品就如當年李嘉欣參加選美,一出場已具冠軍相,視覺上很滿足和震撼。」季軍的Tonly亦對其手工甘拜下風:「他的技巧和改裝可說是達到化境!」問Ray下年會否再挑戰冠軍,他便笑說:「我下年要當評判不能參賽。」而Ray今年更會以香港代表身份到日本參與GBWC世界賽,爭取世界冠軍。

GBWC的獎座用上高達造型,相當漂亮。

原型表面相當平滑簡約,Ray就自加刻線,表現出機械的多層夾板結構。

機身不少部份都經過切件再重構,需要極高的技巧。

機底下加入了另一部高達「原石」,可透過鏡面底座欣賞。

亞軍渣古 善惡對立

相對於冠軍Ray的多年經驗,亞軍Lawrence在砌高達上可說是「新手」,卻因為沒有高達的包袱,讓他發揮更放,一舉奪亞:「我一向多砌汽車模型,超過30年。汽車講求真實,不能4個輪變6個輪,規範較多,發揮較少,技術要求可能更高。」或許如此,Lawrence更能把累積下來的技巧經驗運用到這次比賽上:「我特別選用最簡單的HG 1:144較細的渣古為原型,以凸顯改裝的精細。」而Tonly更道出了Lawrence的作品重點:「可能他少砌高達,少了高達迷的包袱,創意上更可天馬行空,例如那個佛像和胸前的槍,高達迷如我可能會礙於在高達世界是否『合理』而鑽牛角尖,他卻沒包袱,想做就做。」欣賞Lawrence的「Head Hunter」,要看背後「善與惡」的對立意境,渣古手上鐵鏈的吉姆頭固然精采,肩上的佛像又有善良的表徵,加上裝甲上的「善惡」二字,有世界善惡難分的意味。「雖然玩具越出越漂亮,但模型吸引之處就是可以很多發揮,更能鍛煉耐性和承受壓力,令你做事不會急躁,同時充滿挑戰性,這種挑戰其他玩意未必能給你。」

Lawrence作品「Head Hunter」同樣花了近4個月完成。

特別選用細比例來凸顯超精細的改裝。

肩上的佛像可說是作品的神來之筆,令題材更深刻獨特。

季軍朱雀 華麗飛鳥

「砌模型有時其實幾孤獨!」全職砌模型的Tonly今次以「朱雀」奪得季軍,花了近4個月閉關完成。原來他幾年前曾跟Ray學砌模型,結果今次連選材也一樣,選了很『齋』的RE夜鶯作原型:「原因跟Ray一樣覺得有很大空間發揮,而我從一開始便已經想以雀仔為創作重點,便有了全紅色的『朱雀』設計。」雖是同一原型,但風格卻甚不同,只要細看Tonly的作品便會發現他盡量利用夜鶯的原有特徵,他說:「例如它有一對很大的翼;它的胸口也做成像雀鳥的胸口,同時加入一個『沙煞比』,務求做到一個既有人亦有鳥特質的造型。」特別欣賞的還有他把原來的腳收進機底位,如同鳥兒飛行的形態,非常細心具想法。Lawrence說:「我第一眼看他的作品便覺得很有藝術感,從不同角度看形態也很漂亮完美。」Ray亦說:「他的基本技巧做得很好,細位處理沒可挑剔。」不過兩位「勝利者」卻對Tonly的作品有相同的意見:「唯一要說的是表面顏色做得不夠反光,如更亮麗一點,作品的華麗感會大大提升,令整體表現更好。」

Tonly作品「朱雀」,是一隻具有雀鳥姿態的「沙煞比溝夜鶯」,加上金屬紅色,相當華麗。

為切合雀鳥形態,特別以透明膠片製作飛翼。

機底部份以原型的腳和頭角部件,作收藏腳部之裝飾,相當特別。

日系紙媒都沒落

近日模型界除了GBWC模型大賽外,日本的《電擊Hobby》停刊相信亦是模型界的大事。Ray直言感到可惜:「我創刊已開始買,少了一本模型雜誌當然非常可惜,畢竟這類書已越來越少。」Tonly亦說:「網上資訊太多,模型書要刊登一部新模型,可能是兩個月後的事,但上網第一日可能已有相看。」不過Lawrence卻對停刊沒太大感觸,直言非《電擊Hobby》粉絲,認為製作比較簡陋,沒落也無可厚非。對《電擊Hobby》看法有分野,但對另一本模型界「神級聖經」,三人卻是一致推崇,Ray說:「川口克己(川口名人)的《How to build gundam》在八十年代已推出,要知道當時的模型極簡陋,但他的改裝卻已令人目瞪口呆。」Lawrence興奮附和:「當年我可說書不離手,就是驚訝他是如何改裝,最後揭得太多書也爛了!」Tonly說:「我雖沒看過原著,但卻從不同書籍中看過不少轉載,驚嘆他在當時工具還沒如今精巧時,已能做出今天看來也是精細得誇張的改裝。我從來沒想過跟他做,因為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他的書名也改得好,因他根本不是改裝,是『build』一部高達出來。」模型迷絕對要一看。

以模型比喻政治 新一代別跟大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雨傘運動時曾有一暗藏高達的獅子山模型出現,原來它正是Ray的作品:「其實是因為當時警察到黃之鋒家搜證,連高達模型都逐件搜,我覺得好過份,便想透過模型發聲。」他續說:「新一代就連砌模型也喜歡跟着正路走,一來是生產商的新商品如同政府一樣,雖表面越來越漂亮,但可改動可發揮的卻越來越少;二來是新一代自己也不求變,只求跟規距走。」他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如砌模型一樣,能多一點自己思想,放膽一點,只跟大隊未必是好事。

在雨傘運動中出現,暗藏高達的獅子山模型原來就是出自Ray之手。

記者:韓繼聰
攝影:徐振國
編輯:黃仲兒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