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畢業生稱「被簽名」 反衝擊校委聯署涉造假

港大畢業生稱「被簽名」 
反衝擊校委聯署涉造假

【等埋首副】
【本報訊】包括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在內的103名香港大學校友上周登報聯署,反對港大學生上月底衝擊校委會。但建築師專業團體「思政築覺」在facebook引述指,有建築學院畢業生「被聯署」,稱該名學生對名字及畢業年份出現於聯署毫不知情,思政築覺成員譴責造假行為;有份協助收集及參與聯署的蔡素玉強調,發起人無必要造假,可能是手民之誤。
記者:陳沛冰

上周103名港大畢業生聯署登報,強烈反對暴力衝擊校委會及不文明行為。思政築覺昨在facebook轉載一名港大建築系本科及項士畢業生的貼文,題為「不澄清不快」,指沒參與聯署及認識聯署發起人或組織;對於有人擅取自己名字及資料,會保留一切追究權利。
思政築覺成員關兆倫直斥事件離譜,已聯絡該名「被聯署」的港大生,指該港大生是無意看到聯署才見到自己名字。關指,一直以來有不少聯署有「水份」,「點解唔可以光明正大,要用呢種手段?」指事件不禁讓人懷疑,聯署中有多少人是「被聯署」。

蔡素玉:或手民之誤

有份聯署的蔡素玉稱,聯署是由一班年輕港大畢業生發起,他們曾聯絡一名非港大畢業生,希望協助邀請更多人參與聯署,而該港大畢業生是蔡的友人,蔡於是在通訊群組發放訊息。蔡指當日時間趕急,她3小時內協助收集20名校友聯署,包括前任立法會議員劉健儀及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兩人均是港區人大代表。
蔡指,發起人最初希望收集80至100個聯署,最終收集103個;她本來可提交額外多數個聯署人名,但發起人指已截數而沒接收,故認為發起人毋須要造假,並指她收集到的其中一個聯署,登報時錯將畢業於文學院寫錯為工程學院,相信上述建築系個案,可能是手民之誤寫錯資料。
有份聯署的「梁粉」劉炳章指自己不是發起人,只是獲邀參與聯署,相信聯署中很多人都互不認識,相信發起人不會造假,「點解盜用一個普通人個名呢?冇影響力,103個同104個無分別」。劉健儀被問及聯署有否造假,她指自己沒有參與籌備,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