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多久,沒有好好看過你。
已經多久,沒有好好看過你?
那個你,可以是情人、知己、父母,子女,小狗,花、樹、天、海,或者一個城市。你在乎的你着緊的你深愛的,已多久沒有用心用神用意,有溫度有意識有感知的,好好,看。
“Attention without feeling...is only a report”──普立茲得獎詩人Mary Oliver。
現在我們可能連注意力,都吝於付出,有說現代都市絕症,是注意力缺乏和愛無能,藥石無靈。太忙,太匆匆,太理所當然,太如常,太熟悉,就麻木。望見,不算;一瞥,更不算;浮光不算,掠影不算,要專注的有覺知的,看一看好嗎?
不需要太長,就一分鐘。有沒有一分鐘時間,可以分給你在乎的人和事,靜靜的、輕輕的、細細的,看一看他/她/它。
已經多久沒有試過無雜念,不分神,非multi-tasks又multi-thoughts,完全純粹完全專注,全心全神的為看而看,看看身邊甚至枕邊那個人?不是左腦在想工作,右腦在想玩樂,一邊覆短訊,一邊上面書,但其實當時是在拍拖湊B或吃飯的。有女生告訴我就算在做愛時,她也走神去了想其他,沒有全情投入看清自己和對方,然後突然覺得某些氣味,像生蠔放在五毫子硬幣上。
我們究竟分派了幾多意識給每一個當下?每天囫圇吞棗的過。世上有happy problems大概也有「快樂的忙」,有替人生和生命增值的忙,但我們更多是浮沉在吃掉生命感知和磨蝕人情細軟的忙。張愛玲說「可惜我們只顧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舖的櫥窗裏尋找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
塞爾維亞藝術家Marina Abramović在紐約 Museum of Modern Art表演過一個行為藝術:每天駐場,靜坐在枱的一端,給每一位到場坐在另一端的人,一分鐘的凝望。沒有多餘的動作,不作其他的活動,不說話,不解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簡單純粹,位位一分鐘,一個接一個。2010年,被譽為「行為藝術祖師奶奶」的她總共在MoMa坐了750小時,給了以萬計的不同人,一分鐘的四目交投。「這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有點王家衛。
原來一分鐘的靜默、專注、四目交投,那麼充滿震撼張力,高濃度的存在,有人困惑有人釋懷有人流淚有人崩潰,神奇的一分鐘。已多久沒有給自己那麼多清澈的時間?
她這創舉的傳奇,還落在意料之外地,排隊和她對望的人中,還有他,Ulay,她的拍檔舊情人。坐在那裏,她祥和,不動,有時在下一位坐下前會閉一閉目,睜開眼,就見到他。天。分手22年再沒相見的一生所愛,那一刻,千山萬水世事蒼茫凝在眼裏,前塵舊夢在某個空間地動山搖。她哭了,他眼裏有幾個世紀的愛與愁,無語,她伸出雙手,二人拖着,「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分鐘之後,他走了。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一邊看,哭的還有我。一分鐘的威力。
二人最後一次一起表演,是1988年在中國萬里長城,各從長城的起及終點一端出發,向對方徒步走去,原本預算萬里長征滄海桑田只願再次和你相見然後結婚,重遇一剎卻換成雙方不忠8年情劇痛分手,22年不相往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但,為看而看,呆望一分鐘還有它的浪漫 。
我覺得每個人的心得騰空一個房間,去看看無法想像的東西,那怕是無法想像超出負荷的痛。當看見那些看不見時,會明淨慈悲。「為什麼我們不向彼此的私生活裏偷偷看一眼呢」。
有時,我會躲在一角,留點距離好好細看父母的皺紋。看真跟以往有什麼不同,多了什麼少了什麼長了什麼,記取那一刻的相處,屬於我的。《Before Sunset》中Celine記得Jesse下巴有一小撮鬚渣,在陽光下會泛起點點發亮的紅,「那天我們說再見的清晨,就是這樣子。」她記得,有時,她會掛念,那點紅。因為好好看過。細心看過,才可以把對方放入手心,思念放在眉心,或化成一顆紅色的鈕扣,伏在他/她的襟前,偷聽呼吸和心跳。
一分鐘,可以看一個人睡覺,用眼睛輕撫對方的眼眉。讀一讀身邊這個人的臉,想像縮小自己在對方的五官漫遊, 走過眉彎,吹吹睫毛,登上鼻尖,跳過唇邊。一分鐘,與其迷失在太多影像太多喧鬧太多繁華之中,不如好好認得你。
佛洛姆說能夠寂寞,是能夠愛的條件。我加多一個:「能夠看,是能夠愛的條件」。不是用眼睛。小王子說,用心看,才看得真。
Abramović的一分鐘,無聲有淚:那些曾經大大聲愛過的人,我們其實不曾停止靜靜地繼續愛。
為親近和親愛的人,付出多一些純粹的凝望,“You can never know anyone as completely as you want. But that's okay, love is bet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0Tg0IjCp4
[作者訂正]多謝讀者J Chan不吝指正,Marina Abramović當年在紐約的行為藝術表演,與陌生人靜默對望而坐,原來是不設時限的,即不限一分鐘,與她對望多久任由到場者自由決定。由於看到一篇文章說是限時一分鐘,又到MoMa美術館官方網頁check過她2010年確實做過這表演,不虞有誤,謹此致歉。(以下是該篇資料有誤的文章連結,敬請注意: http://aplus.com/a/marina-abramovic-ulay-moma-vid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