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寒冬裏,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當《忽周》黯然結束,七十員工加入失業大軍之際,「端傳媒」於上周華麗登場,叫人眼前一亮。在一片慘淡的氣氛中,帶來一點喜氣。
網媒如雨後春筍,各種名目叫人眼花撩亂,單是「X傳媒」這種名字就有幾個。但行內人一看,便知道端傳媒鶴立雞群。
首先是財力雄厚,編採人數多,中港台都有撰稿人。我曾是他們的受訪者,一隊採訪隊竟有四人,各自負責訪問、打燈、拍攝,器材一絲不苟,製作之認真,幾近電視台新聞部。如此班底,沒有足夠的財力不能應付。
香港網媒有一特色,就是人丁單薄。網上平台發展多年,仍未有可行的營利模式,足以讓投資者賺錢,所以只能支持簡單架構。人手限制下,內容也乏善足陳。
端傳媒的投資者,按其執行主編張潔平透露,是中國第一代出國留學的海歸派。這筆錢能燃燒多久,大家拭目以待。我當然希望他們能站穩腳跟,做出成績,為網媒世界打出一片天,又能養活更多記者。
端傳媒另一個特色,是文章篇幅長,由三千到六千字也有。這顛覆了我對網媒的認知,我們一向認為讀者沒耐性在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看長文,甚至桌面電腦也不行。以做雜誌的方式做網媒,是否可行?這也要由讀者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