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米埔地底進行的高鐵跨境隧道段挖掘工程,再度令國際拉姆薩爾濕地受破壞。觀鳥會指,前日在米埔担竿洲路屬高鐵走線的魚塘堤壆,兩度發現泥漿從地底湧出,曾噴出2米高泥水柱。泥水不但污染附近高生態價值魚塘,工程承建商清理期間更再次出錯,將泥水倒入拉姆薩爾濕地範圍,破壞生態。
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指,前日下午1時,該會成員發現涉事魚塘堤壆,有泥漿從地底噴出,持續約5小時。泥漿令担竿洲路一段路面淹沒,附近魚塘也受泥水污染,塘內也疑有泥漿湧出,令魚塘水染成泥黃色。涉事魚塘位處米埔國際拉姆薩爾濕地的邊沿,雖不在濕地範圍,但附近一帶魚塘具高生態價值。去年區內魚塘,就曾發現全球僅剩不足400隻的勺咀鷸蹤影。今次涉事位置,港鐵也曾鑽孔進行地質勘探。
25米下地底挖隧道
胡指港鐵事後派員搶修,惟承建商在清理泥漿期間再犯錯,直接將泥水引到屬於拉姆薩爾濕地範圍的蘆葦床,再次造成破壞。她批評港鐵及承建商令人失望,未能謹慎施工及處理善後工作。施工期間,附近魚塘亦多次發現冒出氣泡,她擔心高鐵工程損害魚塘、濕地及地質層,影響后海灣國際級濕地生態。
港鐵發言人指,相信魚塘塘壆湧出的泥漿,是隧道鑽挖工程的加壓泥漿。高鐵跨境段隧道在魚塘下方約25米地底挖掘,隧道鑽挖時須在鑽挖機前端人工加壓,但地層若有微細氣孔,就有可能出現氣壓溢漏。港鐵強調,今次加壓泥漿就是沿氣孔溢出,但情況不常見,已填補有關氣孔,又承認承建商曾將泥水引入附近荒廢魚塘儲存。路政署指昨收到港鐵通報,已責成港鐵督促承建商糾正,並要求提交報告。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