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破風》破風而去 人生衝線 - 仰止

蘋影話:《破風》
破風而去 人生衝線 - 仰止

我敢說當年沒有雲梳,卡雲迪殊必定不能拿這麼多分站的冠軍。後來雲梳單飛了,後者的成績也有點不穩定。今天他們重聚了,可是都已經老了,不服當年勇。
單車賽的刺激之處是隊際的重要,一個衝刺冠軍,或者一個環法冠軍,沒有隊友的破風,必定失敗收場。《破風》不是一部教你如何在單車比賽爭勝的電影,而是一部年輕人的勵志片。我不知道沒看過單車比賽的觀眾會不會覺得有趣,但林超賢實在以最簡約,而又充滿動感的方法,完成了這部他近年代表作。
人生需要勝利,但不代表是個人的成績,破風手的工作便是所謂厭惡性的工作。一隊單車隊需要多個破風手,輪流帶領着主力,等主力可以保持最後的衝線能力。而這些破風手往往不像電影那樣可以互換,換言之他的整個單車比賽生涯可能都只是個破風手。這便是人生,你會永遠被你自己的條件所局限,但鬥志和成功的奮鬥心卻永遠會令你走到最好。
有很多破風好手後來也成為主角,雖然大部份是上山的比賽,平路衝刺倒困難得多。彭于晏這個近乎無私的角色,當然只是個理想的人,只是我們會莫名其妙地投入這個角色,因為我們其實也希望世上有這樣的一個努力幫助自己的朋友。現實上單車隊上是可以看到這種運動員,這令人覺得單車比賽更是隊際和個人心胸是否廣闊的試金石。因而也比較激動人心,成為電影中的勵志題材示範。
寫得最好的是那段三角戀,雖然沒有甚麼突破,但勝在以非常精簡而快速的方法,來決定誰是戀愛的勝利者,而每一場的對白都不必太多。卻寫出了三個男女之間的友情和愛情的關係。而彭于晏的母親這個角色, 也很簡單地交代了他的過去,和兩人之間的關係,算是電影內的一點光芒。
至於為了刺激觀眾而安排主角參加各式的比賽,在真實情況是否容許當然不必理會。因為我們希望走過的人生道路,不是真實與否的問題,而是付出多少的問題。
環西班牙在月尾開始了,看來我又有得忙了。現在我似乎走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但電影讓我覺得,我還得要走下去。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