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美食博覽】
以為靜靜地享受是品嚐味道的最高境界,走進幾間由聾人當服務員的餐廳,才發現給他們的笑聲包圍,更讓人感受到食物的溫度。首次在香港推出的意大利手工意粉,將被推廣聾人健聽共融的「有情有意」餐廳用來製新款菜式,一串串的手工意粉,把我們帶進了聾人的寧靜世界;管通粉、扁意粉,讓我們聽出了他們的熱鬧。
愛吃就會結下不少食緣,認識歐美·戀饌的巿場策劃經理張宏勝(Boris),因為他們在今年美食博覽(8月13日開幕)推出「奇怪」的特選初榨橄欖油和十年陳醋雪條,了解完雪條的特色後,就發現原來他在今年也引入只有中高級百貨如英國Harrods、法國Le Grande Épicerie de Paris和日本伊勢丹才有售的意大利品牌P‧R‧I‧M‧V‧S的Gragnano手工意粉,還計劃在博覽會後於聾人餐廳推出該兩款意粉的新菜式。「本來只想找一位會做意大利菜的廚師主理我們的意粉,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威哥(李家威),試過他煮的意粉,感覺這就是我們想演繹的味道,才知道原來他正是社企有情有意意式餐廳的總廚,便促成了這次的合作。」
傷健員工 打成一片
社企餐廳鮮有選擇走高級西餐路線,餐廳巿場總監羅頌恩(Gladys)說出理由,「做一家中、高檔次的餐廳,聾人員工的就業機會就不會局限於傳統較低級的餐廳當中,他們了解到中、上級的服務,也因與健全員工共事,就算到外面再找工作,也會有更多上游的機會。」現在餐廳的樓面和洗碗有三分二是聾人同事,廚房由於危險性較高,所以全是健聽的,「我覺得好開心,因為可以和健聽人士溝通,透過寫字或手語便可以一齊傾偈。」弱聽員工劉彩霞以手語表達,有能力發音的弱聽員工楊順平就在旁邊繙譯,二人同是今年四月入職,短短三個月,他們已和同事打成一片。「聾人員工不會做廚,但我們會按進度培訓,如到水吧做檸茶、檸水再學特飲。」健聽的項目經理余恩偉說。落場休息,枱上最少十杯色彩繽紛的特飲,剛好拿來拍個大合照,你笑着說藍色的一杯太醜,他提着咖啡說太濃,笑聲不斷,就是他們的愉快下午。
有情有意意式餐廳
紅磡都會道6-10號置富都會7樓742號舖
Gragnano手工意粉 粗麥天然風乾
Gragnano是以手做意粉聞名的意大利巿鎮,當地人以硬粒和粗粒小麥製作意粉的粉糰,再用銅管碾出粗糙的紋理,然後放在日光下像曬衣服一樣讓山風海風吹兩日至風乾,雖然現在很多已改以機器焗乾意粉,但Gragnano手工意粉總比一般從頭到尾以機製的意粉多一點果仁的味道和煙韌的口感。
歐美·戀饌 美食博覽3B-B10攤位
寧靜環境嚐素菜真味
素食餐廳樂農是另一家聘請聾人當服務員的社企餐廳,來到這裏,不但在樓面看到他們的身影,就連老闆不常進出的廚房也幫手打理。「一般餐廳廚房很吵,但太吵的環境會對他們耳機有干擾,會聽不到看不清我們的指示,於是這裏為他們設置了電子的爐頭,不論蒸煮或炒炸都不會有哄哄哄的『鑊氣聲』。」總廚張偉良搭着聾人員工黃俊傑的膊頭說。黃俊傑在樂農工作了三年,現已晉升為助廚,「他平日幫手包餃子、推糕和切蔬菜等等,其實聾人跟我們一樣,有懶有勤力,他肯學我一樣教他成廚。」張師傅沒有學手語,但憑語氣和表情,俊傑都知道他的意思。素菜館在旺角特別多,總經理魏香舟卻說區內競爭不大,也多得聾人員工,客人越來越樂意來光顧,「起初客人不知道他們是聾人,見到點餐紙好奇一問才知道員工需要紙筆溝通,感覺安靜的環境更適合吃齋。」
推出新菜 幫忙試味
樂農每季都會創作新菜式,希望廚師和員工多發揮創意,建立自家招牌菜,「我們有三間分店,但每季的新菜式都由駐店廚師設計,聾人員工幫忙試味!」這天來到,他們為我們煮了四個將在八月尾推出的菜式,因為堅持不使用記者最怕的素製肉,於是我完全不客氣逐一試味,感覺煮的香甜炸的也清新,聾人的味覺更敏感這話的確沒錯。食,從來講求色、香、味,對聲音的描寫似乎少之有少,美食當前,耳朵若然一片清空,用心感覺料理者的笑容,應該就是享受美食的最高境界。
樂農 旺角彌敦道726號7樓
聾人服務餐廳此中尋
聾·咖啡
搬遷後只做預約及包場服務,平日店主會利用店舖空間舉辦手語課程。
新界葵芳大連排道182-190號金龍工業中心第四座25樓C室
聰鳴茶座
店內有很多指示圖教食客手語,也有標語提示我們如何與聽障人士溝通。
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記者:容慧心
攝影:楊錦文、梁志永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