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小麥的疑惑 戒包食乜好

【科健籽】小麥的疑惑 戒包食乜好

【科健籽:食養東西】
港人生活忙碌,麵包易買易咬,成為解決飢餓的速食首選。但網上最近流傳一篇文章,指食麵包有損健康,獲六萬多點擊率。文章作者華路(Louisa),鑽研飲食養生六年,她指文章未提到一個新觀點——麵包的原料小麥麵粉,收成前使用含草甘膦(glyphosate)的農藥。今年3月,草甘膦被世衞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入2A類物質,表示「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雖然農藥生產商力證產品無害,但注重健康的Louisa,選擇戒掉麵粉類食物,自訂餐單取代,以策萬全。

草甘膦噴小麥 科學界爆爭議

香港人生活忙碌,常以麵包取代米飯,但養生達人華路(Louisa)認為,食用麵包會增加患病風險,自訂戒麵粉餐單。

農產品添加草甘膦後,是否對人體有害,早於1970年代掀起爭議。美國農業巨企Monsanto,1974年起售賣含草甘膦的農藥“Roundup”,廣泛用作除草劑,成為全美最高銷量的農藥之一。Monsanto以基因改造食物聞名於世,旗下銷售包括小麥在內的“Roundup Ready”種子,經基因改造,能抵禦草甘膦農藥,與“Roundup”共用有利增加收成。全球有不少群組,發起行動抵制Monsanto銷售基因改造食物和農藥。以舉辦遊行反對Monsanto的facebook群組March Against Monsanto為例,專頁獲90萬人關注,足見其影響力,當中不少人關注Roundup的使用爭議。
2013年,美國科學家Anthony Samsel和Stephanie Seneff發表論文,指草甘膦會干擾腸道益菌運作,誘發自體免疫問題,增加患癡肥、糖尿病、心臟病、抑鬱、不育及癌症等疾病的風險。文章一出,旋即轟動科學界。有科學家反擊,論文只整理前人研究,並無新觀點,而且兩位作者並非這方面的專家。另有農民反駁,美國只有5%的小麥,會在收割之前,噴灑草甘膦,增加產量,而且用量非常少,通常22安士農藥(容量相當於一瓶運動飲品),混合10加侖水,已足夠噴灑整個足球場。可是,當世衞機構宣佈Roundup「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後,法國於今年6月宣佈,2018年1月起將禁售園藝用途之草甘膦,不過未有禁止農業用途。

曾患腫瘤的Louisa,在facebook開設群組「食得型」,推廣血型飲食法。O型血的她,稱自己的腸胃不適合吃麵包。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月前將草甘膦(glyphosate)列入2A類物質,表示「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

養生人士 自訂戒麵粉餐單

IARC對於草甘膦的分級,沒有法律約束力,在香港,基因改造食物也毋須標籤,一般市民難以識別。曾患上良性腫瘤、非常關注飲食健康的Lousia,選擇全面戒食麵包製品,以策萬全。「如今自製麵包蔚然成風,但原材料受污染,就算自家製品也不安全。美國的麵粉很多都有問題,歐洲可能好一點,但Monsanto近年開始在英國發展。如果真的買了麵包機,又不想浪費,可試用另類麵粉代替小麥麵粉,如藜麥粉(quinoa flour)、斯卑爾脫小麥麵粉(spelt flour)等。」她還自訂餐單,在一日三餐,盡量避免接觸任何麵粉類製品,包括糕點、醬汁等。

營養師:注意碳水化合物吸收

營養師李龍家麒表示,小麥類製品主要為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以及小量微量元素,如鎂、鈣、維他命B雜等。戒掉麵包在內等小麥製品,需要從其他食物中,攝取足夠碳水化合物,如大麥、藜麥等。綜觀Louisa的餐單,全日熱量偏低,整體碳水化合物攝取不夠,適宜作出調整。

營養師
李龍家麒

拆解Louisa三餐

早餐:
1. 三文魚/沙甸魚/鱈魚
2. 沙律(材料:火箭菜、有機羅馬生菜、紅/紫蘿蔔、翠玉瓜、紅菜頭)

營養師建議:
缺少奶類製品,不利吸收鈣質或鎂質。肉類攝取量,適宜介乎40至80克,即是1至2両肉。另外需添加2/3碗飯,或一碗玉米,滿足碳水化合物需要。

午餐:(可與早餐交換吃)
1.無奶蛋白奶昔750ml
(攪拌材料:「戴醫生個人化蛋白粉」(O型血),奇異籽、亞麻籽和漢麻籽各一湯匙,8安士礦泉水,菠蘿/藍莓/西柚/李子/蔓越莓/西瓜適量)

營養師建議:
三湯匙種子油脂肪含量高,容易致肥,而且當中含有的Omega3,轉化成身體有用的DHA和EPA的比例低,減低壞膽固醇的效果輕微,建議減量甚至剔除。整體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果汁只能提供果糖補充即時能量,長遠來說不利健康。以750毫升液體計算,至少添加20克蛋白粉,才能滿足身體所需。

晚餐:
1. 紅肉或魚肉一份
2. 大量蔬菜

營養師建議:
肉類份量介乎80至120克,另外需要添一平碗飯/一碗米粉/一碗半玉米,補充碳水化合物。飯後可吃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補充碳水化合物。

記者:彭海燕
攝影:許先煜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