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從新興市場尋寶

基金觀點:從新興市場尋寶

過去20年來,新興市場已由發展中階段,成為對全球增長貢獻良多的經濟體系。新興市場的含意廣泛,包括許多成熟、高信譽和評級的國家,但很多時卻因其名而被分類為高風險。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時,部份新興市場的確受到壓力,但並非所有國家都這樣脆弱,投資者應明辨當中的 好和壞,以免錯失良機。
葡萄牙被列為已發展國家,而新加坡則屬新興市場國家,但誰最較高風險?
葡萄牙1,080萬人口,經濟規模2,433億美元(名義GDP),實質增長率1.5%,失業率16.8%,公共債務為GDP的127.8%。2011年歐元區債務危機令當地大受打擊,雖然財務狀況因經濟好轉而有所改善,但基本因素仍不及其他歐洲國家,其惠譽評級只有BB+。
相比之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新加坡只有560萬人口,但基本因素強勁,經濟規模是葡萄牙的兩倍,達4,450億美元;雖然實質增長僅1.7%,但失業率只有2%,較葡萄牙低14.8%。新加坡亦較不倚賴公共債務,債務是GDP的103.2%。綜合以上因素,新加坡的惠譽評級達到AAA,風險明顯低於葡萄牙。
當然,並非所有新興國家也如此高質素,例如烏克蘭和委內瑞拉的風險便較高。然而,新興國家債券市場有逾70個國家,當中不乏高質素之選,如南韓(AA-)和智利(A+)。
許多新興市場的長遠增長潛力較成熟市場高,原因是宏觀經濟狀況改善、長遠的結構性改革,包括重點行業管制放寬和私有化,貿易限制進一步減少,以及持續全球化。更重要的是,新興市場國家的總債務佔GDP比率較成熟市場低,加上人口結構持續有利經濟發展,這些因素會鞏固新興市場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富達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