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電視廣播(511,TVB)日前將收費電視業務全數撇賬6.54億元後,香港收視最高的收費電視台有線電視亦陷入困境,在免費、收費電視及互聯網電視等對手夾擊下,上半年收入大跌12%至5.7億元,拖累母公司有線寬頻(1097)中期虧損擴大至1.21億元。業界人士指,香港市場細,娛樂選擇多,加上母公司要兼顧免費電視市場,未來收費電視市場難有生存空間。
記者:石永樂 胡仲邦
自2008年起開始虧損的有線寬頻,過去7年半累積虧損超過12億元,昨日集團公佈上半年虧損擴大逾4.2倍,其中主打的收費電視業務更由盈轉虧,錄得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虧損2,7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盈利為7,100萬元,期內收費電視部份收入跌至5.7億元,即平均每月收入不足1億元,假設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為200元,意味其客戶隨時50萬戶都不夠。
有線用戶由高峯減半
集團主席吳天海早於5月時公開表示,今年首季客戶流失率已較去年下半有所改善。有線寬頻股價昨日跌逾3%,收報0.62元。
究竟有線電視的用戶何解由高峯期的過百萬戶跌至今日的光景,集團解釋,由於免費及收費頻道、網上串流內容(即OTT、電視盒子等)等對手大增,正面及間接競爭更激烈,削弱客戶需求,打擊收費電視業績。
TVB前總經理陳志雲向本報表示,由於香港市場太細,TVB長期主導免費電視市場,加上收費電視台大股東同時兼任免費電視,「你話最好嘅節目放喺免費定收費電視頻道播好呢?」所以收費電視台的營運及生存都十分困難,陳志雲續指,新媒體加入競爭是另一致命傷,因為觀眾眼球有限,但選擇太多。
業界:廣告將跌三成
不過,另一業內人士則認為,除了現時的經營環境不利本港收費電視經營,香港的整體經濟亦正面臨挑戰,零售業不景,大大打擊廣告收益,其中瑞銀證券更加作出估計,由於經濟增長疲弱,預期未來三年,香港電視廣告市場將會下跌25至30%。
業內人士續指出,多年來政府都無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市場作出「貢獻」,「外國一樣有好多收費電視台,但人哋只係用一個遙控就搞掂,香港就要好多個遙控先得,根本就唔鼓勵市民收看」。
香港收費電視市場進入嚴冬期的同時,台灣的收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變化,東森國際昨天董事會討論,擬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的股權。
東森電視台成立於1991年,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多頻道電視公司,目前除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東森電視另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持股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