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生衝入校委會抗爭,在戴耀廷眼裏,是雨傘運動的延續──當以文明手段爭取無果,自然有人會以規則以外的手法抗爭。當粗口、勇武也改變不到現狀,他們自然會調整路線,「你話嗰啲係港豬都好,咁係需要佢哋肯參加抗爭」。
「同喺雨傘時候一樣,老一輩人話唔好用呢種方法,但學生會話仲有乜嘢方法呀?」於是激進的取代溫和、之後是更激進的取代激進。他的觀察是當學生向前走多步,更激進的人會再走出來,所以出現了停車場圍堵事件,「發展規律就係咁樣,如果政府唔處理,係可能爆發暴動」。
他堅持以非暴力贏取民心,相信年輕人發現勇武方式可能有反效果便會調教,「呢個係抗爭歷程同藝術」。翻開世界各地人民自決權文獻,他強調自決不是搞獨立,而是要尋索在主權之下,一個地區如何自治,包括如何建立民主機制、日常自治權如何行使「講緊一種國際標準的自治,而非白皮書下嘅自治」。
■記者雷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