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教材誤導學子(香港2020召集人 陳方安生) - 陳方安生

《基本法》教材誤導學子
(香港2020召集人 陳方安生) - 陳方安生

今年4月,教育局出版了《活學趣論.基本說法》的教材套,當中的內容極為偏頗,扭曲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等重要原則。整份教材套以加強《基本法》教育作包裝,實際上灌輸錯誤政治訊息,重新解讀《基本法》,有誤導學子之嫌。
教材套只訪問建制派人士講解《基本法》條文,明顯經過篩選,當中包括譚惠珠和梁愛詩,但二人平時表達的論點經常遭到反駁。梁愛詩擔任律政司司長期間硬推《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多次被大律師公會批評,其後政府更要撤回法案。至於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曾公開表示立法會遞補機制沒有違反《基本法》,但大律師公會先後四次發表聲明指出有關安排不單剝奪了議員的參選權,亦削弱選民的投票權。
由此可見,梁愛詩及譚惠珠對於《基本法》的理解並不全面,加上過往提出的法律觀點保守,輕視《基本法》對人權自由的保障。教材套邀請他們向下一代教導《基本法》的內容,卻未有訪問其他法律界人士的論點,學子容易被誤導,更有可能錯誤理解《基本法》的精神。
《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基礎源自《中英聯合聲明》,但教材套只是輕輕帶過,有刻意迴避歷史之嫌,難令學生全面掌握《基本法》的歷史和背景。教材理應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法治觀念,讓他們領略法治的精神,但教材套對於《基本法》保障港人權利和自由的內容避而不談。
教材套單元三的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架構圖中,過度着重一國而輕視兩制,司法機構被描繪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轄下機構,有違一國兩制和三權分立的概念。司法獨立是香港的重要基石,也是體現一國兩制的重要環節,任何教材都必須強調這一點才有教育意義。
此外,《基本法》第三十九條指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予以實施,而《公約》第二十五條指出選舉權必須包括被選權及不受無理限制。這些條文提供法律基礎讓學生認識何謂真普選,無奈教材套隻字不提。除了選舉制度的法律基礎外,回歸以來四次人大釋法,香港法律界多次發聲指出人大釋法對法治的傷害,教材卻完全未有提及這些事件,避重就輕之意圖顯而易見。
去年六月,國務院發佈《一國兩制白皮書》,當中指出法官必須是愛國者,引起社會譁然。此舉明顯會對香港的司法獨立造成極大衝擊,香港法律界也發起靜默遊行表達不滿,但教材套仍然引述《白皮書》內容去理解《基本法》條文,恍如把《白皮書》當成《基本法》的導讀文件。這個做法會嚴重影響學生對《基本法》精神的理解。
綜觀來說,教育局出版的《基本法》教材是偏頗、單一觀點、不提出爭論議題讓學生思考,更對法治和民主重要性、釋法的傷害隻字不提。我認為教育局應收回這份教材,在諮詢各界意見後,重新撰寫。同時,教師團體亦更積極組織教育界人士表達對《基本法》教材的關注。

陳方安生
香港2020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