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院醫生 斥管理層拖慢改革

港大深院醫生 斥管理層拖慢改革

【本報訊】香港大學投入不少財力人力營運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肩負內地公立醫院體制改革試點的重任。由該院開業至今工作近3年、去年一度因不滿院方姑息醫暴而「劈炮」的急症室顧問醫生區建恆認為,港大派來的管理層仍然以百年老店思維經營醫院,做事過於保守,不敢冒險;而內地中層管理層不明白改革的重要性,令改革步伐較緩慢,導致難以吸引病人求診及醫護人員加盟。
港大深圳醫院(下稱深院)2012年7月開業,於香港公院工作逾10年的區建恆,同年12月加盟深院成急症室顧問醫生。他稱深院有2,000張病床,至今只有約三分之一能運作,主要因醫護不足。
他續稱,門診每日有3,000至4,000多人求診,較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門診每日可多達8,000至9,000人少。
區建恆表示,深院管理層主要來自港大醫學院現任教授,及醫管局退休醫生,「佢哋領導唔夠強勢,過於保守,唔敢冒險」,也未能協調部門之間矛盾,推動香港醫療文化。一些內地的中層管理層不明白改革目的,態度依舊。

內地醫護抱保險心態「乜都照」

區舉例指部份時段無法提供緊急通波仔手術,因駐院內地醫生未必懂得做該手術,「好多時夜晚、周末周日或平日朝早,病人入嚟冇得做手術要送走」。院方歸咎未能聘請足夠可做通波仔手術的內地醫生,但又沒安排醫生受訓。
曾有骨科病人手術後胸口痛,區指當值的內地腸胃科醫生因認為自己不是心臟科,不肯診治病人,最終由他協助診治。部份內地醫護仍有一種保險心態,「乜都照電腦掃描,驚病人出事要負責,一來成本貴,二來有輻射,唔係個個病人都要照」。
區稱,醫院改革步伐較慢,至今未能發展至國際水平,「病人數量唔夠,其他醫院醫護人員唔肯嚟,開唔到床,影響收入,達唔到深圳市政府要求」。未來深院面對不少挑戰,包括深圳市有新醫院招聘醫護,有港大深院護士已被挖角。
去年因醫院縱容醫暴事件令他一度辭職,後來決定暫時留下,今年年底約滿。他指會否續約視乎醫院發展,令他感安慰的是不少前線醫護用心工作,由以往不敢接收無錢無家人陪同的病人,到現時明白要救人為先。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