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藥廠易手 脫苦海瀕斷貨

日藥廠易手 脫苦海瀕斷貨

【本報訊】深入民心的脫苦海鎮痛貼近日市面陸續斷貨,更傳出已全線停產的消息。香港代理指日本藥廠近年被收購,維持多年的香港區代理合約也於6月完結;日本總公司正安排新代理接手香港市場,現時處於交接真空期,全港只餘下小量餘貨。
記者昨走訪油麻地8間藥房,當中6間稱供應商已斷貨,有職員稱「唔知乜嘢事,日本嗰邊冇貨」,更有稱「冇出半年啦」。位於彌敦道的鴻泰大藥行仍有貨尾,店員稱來貨價較以往貴五成,「唔係冇貨,係佢哋唔賣啫,來貨貴咗嘛,我哋都要賣貴啲」,由數月前的每盒(12片)25元加價至28元。鄰近的中港免稅藥坊店員亦指來貨價上漲,「冇五成咁多,貴幾蚊囉」,但無意加價,只售20元。

港未有新代理接手

香港總代理華商進出口有限公司接受查詢時坦言,其代理合約於6月中結束,所有庫存已出清;日本總公司正安排另一間代理接手,故正處於真空期,全港市面只餘下少量餘貨,「呢轉賣完就唔知幾時再有,因為日本方面都話新代理未傾好」。
翻查資料,生產脫苦海的藥廠原名為德本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早於80年代已由華商進出口代理。德本製藥於2012年被大正製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後者本年3月與子公司及Teijin Limited簽訂代理合約,舊有合約也於6月結束。
脫苦海早於80年代已在港熱賣,年輕一代「未用過都聽過」,與其品牌名稱不無關係。脫苦海其實音譯自藥廠德本的日語羅馬拼音Tokuhon,恒生管理學院繙譯系客席副教授王劍凡指出,早期很多進口商品的譯名都較自由,「脫苦海本來係佛學概念,我上堂講到時學生會笑,就係因為聯想到鎮痛貼」。他笑言,這個譯名與產品功能有關,可說是個成功的品牌譯名。
■記者朱雋穎、 梁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