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指在酷熱環境下,人體不能適應而產生的一些健康問題。當身處酷熱環境中,體溫會上升,身體機能亦會自然地作出一些生理調節來降低體溫,例如增加排汗。可是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生理調節不能有效地控制體溫時,便會產生熱衰竭甚至中暑等情況。熱衰竭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惡心及神志不清等。
當體溫升至41℃或以上時,患者更會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等現象,稱為中暑。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中暑主要發生在高氣溫、高濕度、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過胖人士、患病者(例如心臟病)、長者和小童均較容易中暑,主要原因是他們散熱的機能相對較差。
要預防中暑,宜穿着淺色、不束身和通爽衣物,減少吸熱,方便排汗及散熱。進行戶外活動時,應帶備並補充足夠水份,以防脫水。進行消耗體力的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飲品如咖啡和茶,以及酒精類飲品,因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份透過泌尿系統流失。在室內活動時,應盡量打開窗戶及以風扇或冷氣保持通爽涼快,避免在潮濕悶熱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市民亦應經常留意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天氣警告。
在酷熱天氣下,不應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建議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時間進行戶外活動。進行活動時若感不適,應立刻停止,並盡快求診。在戶外工作,應盡量調整工作安排,在較涼快的時段工作。如必須在炎熱環境下工作,盡可能在工作地點加設遮蔭,循序漸進調整工作步伐,並於適當時候在陰涼處休息,讓體力回復。
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