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只想被尊重(杏林覺醒成員 杏林港媽) - 杏林港媽

其實我們只想被尊重
(杏林覺醒成員 杏林港媽) - 杏林港媽

為人父母的,當讀到死因裁判庭審訊小五女生校內墮樓死亡的新聞時感到十分傷心。有人覺得裁判官的判詞空泛乏力,但我卻看到了他對校方各人清楚的指控——你們究竟有沒有尊重小朋友應被保護的權利?究竟有沒有尊重她的生命?長年累月的工作很容易令我們這些「專業人士」把自己看高了,忘記了對被服務者應有的尊重,我認為這也是醫院裏很多投訴的根源。死因裁判庭會在不同情況下召開,當被傳召時我都十分樂意出席,因為裁判官提出的論點常提醒我作為醫生對病人應有的尊重。

官員漠視市民權利

我認為現時大家強烈不滿政府表現,過半市民不想梁特連任的原因是小市民覺得被政府漠視。多個公共屋邨的鉛水事件發展至今最令人氣結的不是大家就此吸取了多少鉛,也不是就此健康受到多大的損害,而是住千萬豪宅的高官們漠視住公營房屋的市民和他們同樣擁有飲用安全乾淨食水的權利。我深信若梁特、高官和建制派議員們發現家中食水含鉛而水管可能是污染源頭,他們必立刻停用,更換所有水管,找出真正元凶,要求賠償和追究法律責任。我質疑他們會否接受「拉勻一生計這水平是安全的」,「重點不在追究原因」這些說法。大家當然不會幻想負責公營房屋工作的官員會引咎辭職,但也盼望政府認真地調查有關的建築公司,不要可笑地把所有責任推到一個水喉匠身上。
再談本人較熟悉的安老事務。「大埔劍橋事件」我們當然可大聲指摘有關院舍的負責人和職員不尊重入住的長者,但我們的政府又有沒有尊重長者呢?社署沒有做好監管私營安老院的工作當然不用說,政府多年來逃避全民退休保障的問題,再加上現時的房屋和福利政策毫不鼓勵大家在家照顧長者,所以香港長者入住安老院的比率高於外國。另一方面,政府沒有承擔安老服務之意,一心把它市場化,讓私營院舍成為主要安老宿位的來源。很多入住私營安老院的長者都是靠綜援和傷殘津貼支付院費,當政府用幾千億起高大空的三跑和高鐵時給長者們的錢卻少得可憐。誰不知私院質素差劣?但礙於經濟能力,大家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幸好「大埔劍橋」一事叫停了政府原定在今年九月強行推出的安老院舍服務券計劃,讓社福界人士暫舒一口氣。可是當聽到梁特又把安老問題推到土地不足上,我仍然替長者們感到絕望。
執筆之時港大副校人選和鐵醫離奇跌倒之事正鬧得火熱,祝願鐵醫早日康復,亦希望他尊重自己,不要令曾經景仰他的人失望。我理解學生們衝擊校委會會議的舉動,年輕的大學生面對自己深愛的校園陷入如此困境難免激動起來。可恨的是作為中大舊生的我沒有像現在的年輕人般聰敏,當年糊糊塗塗地敬重了大國手李校長幾年!

杏林港媽
杏林覺醒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