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夢魘(傳媒人 賈荃) - 賈荃

奧運夢魘
(傳媒人 賈荃) - 賈荃

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大陸朝野一片歡天喜地(起碼官方媒體將氣氛渲染成這樣,而不明真相的群眾情緒也被帶動了起來),彷彿回到了2001年7月,國際奧委會宣佈北京獲得2008年舉辦夏季奧運會資格時的場景。與中國人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波士頓拒絕了申辦奧運會的機會。早前,波士頓在洛杉磯、三藩市、華盛頓等城市中脫穎而出,取得代表美國申辦2024年奧運會的資格。但是,波士頓市民一片反對之聲──納稅人不願意為這項和他們無關的賽事支付稅金。所以,波士頓市長別無選擇,只好緊急喊停。
2001年時,多數人都為北京能舉辦奧運會而感到驕傲,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當時最流行說「百年圓夢」——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仍未百年。人們一直覺得,2000年的奧運會就應該在北京舉辦,只不過失之交臂輸給了澳洲悉尼。也有一些知識分子對奧運會充滿希望,覺得這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一個好機會,通過舉辦奧運會,滿足國際奧委會的要求,接待世界各國政要及遊客,中國政府將不得不接受許多普世價值……但沒有想到的是,事實恰好相反。

可助改善人權成空話

2008年這一年就發生了許多事——1月,席捲全國的大雪災,許多人被滯留在火車站,不能回家過年;3月,西藏發生314騷亂事件,隨後各種示威活動一直不停;4月,西方媒體譴責中國在西藏問題上的處理方法,奧運聖火在全球傳遞,途中不斷遭到抗議;而在大陸,政府則煽動民間發動多起抗議西方的活動,包括抵制法國超市品牌家樂福;5月,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一方面中國政府藉此展現了專制政權強大的救援能力,一方面也讓世人領教其封殺言論的厲害,譚作人、艾未未、冉雲飛等一批質疑官方的作家、藝術家被清算……。
北京奧運的貽害,並未隨着奧運會結束而消失。2009年,大陸全面封鎖了twitter、facebook等一批社交網站,理由是指摘其威脅中國的「國防安全」。基本上,從2008年開始中國就開啟了全面的維穩模式。一些人原本希望中國藉着舉辦奧運會與世界接軌的夢想破滅,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中國模式」的名詞隨後誕生——發展和穩定,成為不容置疑的絕對正確。所以,今次北京冬奧申委總策劃部副部長、知名傳媒人楊瀾聲稱:「我相信(北京)再次主辦奧運會,可大幅改善整體中國人權及社會進步。」——這句話只能是泯滅良心的夢話。
在經歷了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深圳大運……一系列國際大會之後,不少中國人已經開始有清醒認識。對一些北京人來說,已經預感到籌備冬奧會將會給接下來的生活帶來無數麻煩。大陸媒體人關軍曾寫過一本名叫《大腳印兒:見證奧運陰影下的2008》的書,記錄了從2001到2008年期間,美輪美奐的北京奧運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角落,如今頗值得重讀。
例如關軍寫道:「在歷時兩年多的行動中,北京市共拆除近10萬塊廣告牌匾,其中不少廣告原本擁有合法審批手續。」有關部門只負責拆除,沒人安排善後。又如,「在奧運場館中心區,人們在地面上觀看一場接一場的精采演出和比賽,在他們看不到的地下部份,迷宮暗藏,每天也是人如川流,熙熙攘攘。在深邃的地下,下沉式的環行通道連接着中心區的各個場館,通道之寬大容得下兩輛大卡車並排行駛,通道的重要功能是調配安保力量並應付突發事件,於此功能配置的地下屯兵室裏,一支精銳之師隨時處於待命狀態,其中的100人配備了136件槍械和其他反恐裝備。」所以你就知道,為甚麼奧運期間場館附近的居民樓被要求不准打開窗戶,如果打開窗戶站在窗口,有機會被遠處的狙擊手射殺——當政府打着「愛國」旗號,那麼每個弱小的人就形同草芥。而這些所有的工程都是用納稅人的錢建造的,但是納稅人卻連最基本的知情權都沒有。
雖然北京已經承諾,會舉辦一場簡樸的冬奧會。但現在這樣一個浮誇的政權,處處想要展現國威,真的很難相信他們能低調。從今天開始,到2022年冬奧會,中國還會發生多少駭人聽聞的人權新聞,我們拭目以待。

賈荃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