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阿爺全力救市,惟A股仍在冇表面原因之下掉頭轉跌,市場開始質疑救市成效。
此時中證監再次把矛頭指向「惡意沽空」,今次唔只查onshore,就連offshore都唔放過。盛傳中證監已向位於香港及新加坡的中資券商分行攞料,要求披露沽空A股的客戶資料。
有傳外資落重注沽空A股,如新加坡掛牌的FTSE A50指數期貨,未平倉合約大增。朋友說,現時內地流行一種說法,指由於A股有逾80%成交是來自散戶(即羊牯),而羊的特質就是「沒有很強烈的view」,容易跟風,故搞事者可從「操控人心」方面着手,所需貨量不多,只要一開始營造到急挫的勢頭,再配合一些傳言,即可「嚇散」散戶。有心人則可預先沽空,從中獲利。
講到「似層層」,但實際上是否可操作到?如果是細價股,問題應該不大,但如說到沽期指,規模上似乎很難justify。以A50為例,該指數最大權重股是平保A股,單日成交額高達60億人仔,而首10隻權重股的成交額更已多過A50的合約總值。要在內地掟散這些重磅股,成本不低,還未計阿爺可隨時加大力度掃貨的風險。
有芬佬朋友勸說,凡事不用想得太複雜,外資沽空A股,理由可以很簡單:一、在內地做對沖愈來愈難,故轉戰海外;二、根本唔信救市會成功,孖展拆倉仲未完。聞到血腥味,搶先部署而已。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