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餐具隨身 解決垃圾圍城

【專題籽】餐具隨身 解決垃圾圍城

【專題籽:胚芽故事】
講環保,與鄰近國家相比,香港到底落後了多少?答案係車尾燈都見唔到。現在,台北又走前多一步,市長柯文哲宣佈明年4月起巿政府大樓禁用即棄餐具及容器,之後範圍更會一直擴展開去,韓國更早在1994年已跟一次玩完的餐具說bye bye。土地就快變晒堆填區,到底香港何時不派膠,我們何時可脫膠?

小小的香港,破壞生態的能力卻大得驚人。經濟赤字令人頭痛,生態赤字條數一樣金過999千足純金。去年WWF香港分會公佈香港的生態赤字冠絕亞洲。原來我們耗用的資源超出這城可供應的540倍,換句話說,要540個香港的資源,才能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即使將來地球2.0可以住人,相信如斯浪費的我們絕對沒有居留權。
我們的大嘥鬼性格,也能反映在不痛不癢的即棄習慣上。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2013年香港每日平均送135噸發泡膠廢物去堆填區,當中七成都是食物容器,膠的原罪是「唔化」,你死佢都未亡,千秋萬世還在佔領堆填區。請留意數字還未計其他膠餐具。台灣、韓國的環保目光遠大,香港政府做事慢七拍,土地是永恒問題,堆填區終有一日會臭遍全港。

穀殼筷子及湯匙套裝$150 

查詢:kanvas 

荔枝角青山道485號九龍廣場301室

這些可於約180日降解的餐具曾得環保標籤,外形及質感都不俗,但在香港推行不易,後來只攻內地市場。

超級焚化爐聲稱2020年啟用,但堆填區已水浸眼眉,如不在源頭減廢,終有一天垃圾圍城。

發泡膠餐具 屬「應淘汰的落後產品」

餐盒霸佔手袋空間,怕煩?好,循序漸進,就先自備餐具,一匙一筷即可縱橫飲食江湖。買外賣或遇上餐廳堂食在逼你製造垃圾的,你可瀟灑而霸氣地講句:「唔使餐具。」別以為筷子是木造,對生態影響就會少一點,原來每對筷子的碳排放量是9.3克,反而膠匙是0.2克。而經常一齊擠在套裝餐具透明膠袋內的,還有張小紙巾,它的碳排放量達3.4克,其實只要每人每日減少使用一雙木筷子、一隻膠匙、一張小紙巾,每年每人可減少4,700多克碳排放量,如果能集合幾十萬人的力量,空氣都會清新啲。
十多年前,因中國人民同心製造震驚全球的白色污染(即密如雪的發泡膠垃圾),發泡膠餐具於1999年被中國列入「應淘汰的落後產品」目錄,不能生產。香港的環保促進會其後收到很多香港餐具製造商申請「環保標籤」,行政總幹事何惠萍說:「是商機使然。」用紙、木、粟米、穀殼等為原材料的餐具器皿應運而生,它們必須經檢定及格才能取得標籤,不過當年生產成本高,即使製成品質感不俗,香港也沒有太多食肆轉用,後來成本下降,一些注重社會責任的餐廳才開始採用。可是,近年幾乎再沒相關標籤的申請了,或許因環保署鼓勵市民自備餐具,與即棄餐具一刀兩斷。這些比發泡膠環保但仍然背負即棄「罪名」的餐具,變成了雞肋。

除即棄餐具外,柯文哲同時希望減少樽裝水及杯裝水的消耗,政府大樓內也會停止供應。

環保促進會行政總幹事何惠萍指,學校停用發泡膠等即棄器皿,可讓小孩自小養成不浪費習慣。

台北市長 考慮統一筷子規格

小學生每天都要留校午膳,大約五年前,大多都已轉用可降解(可自然分解)或可重用的飯盒。何惠萍說:「近年有學校還讓小朋友因應食量盛飯菜,不會事先包好飯盒,減少浪費食物,學校還會幫忙洗淨碟子。」四年前,政府實施最低工資,很多小型食肆請不起洗碗工,寧願轉用即棄餐具,降低成本。「正因為最低工資,也就造就了洗碗公司的出現。」中央洗碗公司會上門收走髒碗,同時送回乾淨的,非常方便,它的盛行令一些本來轉用即棄餐具的老闆回心轉意,總算幫忙解救了一次生態浩劫。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做事果斷,知道要改變人民的即棄生活習慣,應先由市政府大樓帶頭,進而到公營機構及老百姓,更進一步加強2002年的限塑政策。他提到,早前出訪南韓,發現人家的筷子有統一規格,令他思考未來台北市的餐具是否也應統一規格,好讓即棄餐具重災區──夜市,能有洗碗筷重用的機會。香港能否效法台灣,靠立法斬斷我們與即棄餐具的關係?何惠萍說:「不能一刀切,要關注生產商生計,給時間他們適應。」硬不行,軟功又如何,以稅務優惠吸引他們轉營不就行嗎?「馬來西亞政府去年提供貸款,讓環保科技公司申請。只要成功開發產品,推出市場並有利潤,往後十年都不用交稅,的確吸引。」嘩,着數到我唔識科技都想借錢開發喎。反觀香港除了不斷希望撥款通過效用存疑的「創科局」,對環保科技的支援又有多少?環保肯定不是香港最逼切議題,即使政府願意處理環保問題,玻璃、塑膠可能都會插隊。想幫手解決即棄餐具的問題,與其等埋政府,不如從今天起餐具長伴你,跟即棄貨色斷捨離。

現在有些小學除了使用可重用的碟,更主張小朋友午餐想吃幾多才要幾多,避免製造剩食。

香港很多學校都已聘用洗碗公司為它們大規模清洗學生的午餐器皿,少用即棄產品。

美國紐約早前都與發泡膠餐具斷絕關係,估計其他城市會陸續跟隨。

環保尖端

韓國綠卡撐環保

韓國政府年前鼓勵四大企業生產環保產品,又推出Green Card。市民只要用卡購買那些環保產品,便會得到乘車或使用政府設施的優惠,用着數軟性sell環保,高招,值得香港借鏡。

過份美麗的短命種

位於中環置地廣場三樓的Urban Bakery,即棄餐具由美國新澤西州餐具公司Sabert生產。公司指部份餐具利用回收膠料製成,較環保。其餐具精美得過份,雖然攞上手輕飄飄,但仿金屬像真度高。不捨得用完即飛?但又擺明預人即棄?還要鍍上銀黑色,只怪你過份美麗!

不拿上手,真的會給它騙到,以為是金屬餐具。

Urban Bakery

筆與筷子二合一

Penstix(筆箸)的理念是帶支筆就可出街吃飯。一支筆拆開、左接右駁,就是筷子與筷架,你仲有藉口唔自備筷子?筆箸末端更可變成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觸控筆頭。產品早前集資,已超額完成,正式投產。
查詢: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2308

Penstix 約$400

記者:葉青霞
攝影:徐振國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