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創(291)以300億元「蝕賣」非啤酒業務予母公司華潤集團的交易,昨日獲華創98.84%有投票的獨立股東大比數通過。華創首席財務官黎汝雄預期,公司最快10月底可宣派特別息,母公司則會在11月底開始在市場增持20%股票。
4月底宣佈「蝕賣」非啤酒業務的華創,6月時獲母公司「加價」,賣產作價由原先280億元增至300億元,華創因而可增派特別息至每股12.3元。另外,華潤集團會加大交易後的增持方案,由原先只買10%股份,承諾加碼至20%,意味已成「大閘蟹」多年的華創股東,交易通過後可把手上至少40%的持股,售予華潤集團套現。
最快10月底派特別息
黎汝雄昨日在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如交易順利獲股東通過,華創最快可在10月底派息,11月底母公司會進行增持,完成交易。
屆時華創人手會重整,包括調走部份非啤酒業務員工,進行成本攤銷等。
華創未來會專注發展啤酒業務,特別是中高價市場。黎汝雄指,今年華創首季啤酒銷售按年增加8%,其中3%來自銷量增長,另外5%來自價格提升,包括增加中高檔啤酒銷量佔比。
黎汝雄又表示,未來會繼續物色在國內的收購機會,以提升公司在啤酒市場的市佔率,又指過去5年來,華創平均花15至16個月,便可把市佔率增加一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