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和康宏的王利民主席為鄰,不得不先談企業文化。
筆者年輕時讀工商管理,上課講到企業文化往往摸不清頭腦,相對財務、市場、會計甚至策略等學科時覺得文化虛無縹緲,很不實際。到畢業從事管理顧問,每日埋首數字分析、策略研究,對文化這家子事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更覺空泛。不就是用一些「口號」激勵一下銷售嗎?
直到轉職紡織製衣界時,才開始理解文化是任何企業、機構,不論大小都缺之不可的要素。溢達集團是少數採取垂直整合的企業,公司於新疆種棉花、紡紗,將紗運至廣東生產布料,然後在全球9個國家生產成衣,總部設於香港,全球共聘有近5萬員工,每年銷售近9,000萬件成衣。要管理如斯龐然巨物,單靠KPI,財務報表是遠遠不足,公司必須有自己的DNA、自己的人文精神以凝聚幾萬不同種族、教育水平、背景的員工。
康宏的公司網站沒有專題講企業文化,只在一篇新聞稿中提到「投入工作,盡情享樂」。王主席入廚能煮、上山能跑,在沙漠和極地都曾瀟灑完成超級馬拉松,馮雪心副主席也是熱愛運動的女中豪傑,常常看到她面書上騎車、跑山的英姿。
他們以身作則用運動潛移默化,鼓勵員工挑戰自己、不屈不撓。獨立理財顧問服務發展迅速,但整體競爭激烈,顧問之間有時各自為戰,康宏以團隊運動把大家團結在一起,比開會空談「公司遠景」實際得多。
《禮記》:「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國家以至個人都有行為規範,企業和機構亦然。筆者在紡織製衣界時,有內地同事被另一企業高薪挖角,結果一年不到便原職回巢。他說:「新公司老闆總要我為了降成本而偷工減料,甚至刻薄員工,作為工廠之首,我愧對良心,只能辭職。」溢達文化對人、對行業影響至此。
缺乏性格的人難以深交,缺乏文化的企業難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