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通過父母教育的孩子EQ都比較高,台灣著名科學家洪蘭說:
「父母的教養責任大過學校,在孩子未成年前責無旁貸,不能推給學校。孩子必須幼時在家中就學好規矩,我們是透過被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父母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相反,當形成規範,反而孩子有安全感。」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經常閱讀、不停思考的人,他的境界會跟別人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觀點。閱讀,是人生的分水嶺,它可以帶給我們兩個最大的好處:
第一,在群體中知道自己的位置,這樣就不會說錯話,言行舉止得體,這一點獨生子女特別需要注意,在家中習慣了做小皇帝、小公主,如果不學會換位思考,在團體中會成為一個非常不受歡迎的人。
第二,判斷力,經常閱讀的人不會輕易相信帶有取向性的說話與報道,懂得客觀分析思考,會沈住氣探討真相是否有其他的可能。閱讀提升視野,讓我們的思維準確而且敏銳。
當然閱讀其中最重要的好處是紓解情懷,這一點與看電影是一樣的,情節中的人物令我們聯想到身邊的人物和自己,參考別的人怎麼思想,是否認同故事中的人所作所為,勇敢的人令我們敬仰讚嘆,卑鄙的人令我們審視自己的靈魂,我們的人格就在這種反覆的參考與比較中成型了。這也是我的成長經驗,不可以想像我的成長中沒有書本和電影。書本和電影是人類分享經驗的重要管道,而人的價值之一就在於分享經驗。
(資料來自「科學美國人」2015年七月號)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