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著名教育家、被譽為「赤航之父」的區劍雄校長前晚在瑪麗醫院逝世,享年93歲。區劍雄一生傳奇,年輕時投筆從戎,參加抗日滇緬戰爭,戰後為助學扶貧,毅然放棄高薪厚祿的法庭繙譯工作,在赤柱香港航海學校擔任校長前後達39年,培育無數傑出學員;不少舊生對區劍雄離世表示傷感。
記者:溫瑞麟
區劍雄於1992年11月退休,晚年仍心繫教育,赤航舊生會秉承其精神,成立「區劍雄愛心會」,在內地貧困山區捐建學校,至今已建30多間,區劍雄多次遠赴山區探望學生。
今年初,區劍雄仍精神不錯,偕同妻子張淑玲參加南丫島周年晚宴。上月他不慎跌傷送院,其間患上肺炎,病情急轉直下,至前晚8時許與世長辭。區劍雄彌留之際,家人都在旁陪伴,他亦去得安詳。
舊生讚揚關懷貧苦學生
赤航舊生會執委陳先生對區劍雄離世感難過,讚揚他一生貢獻教育,最近病情惡化仍關心教育事業。曾稱在這位赤航之父身上,有太多難忘的東西,他要求嚴格,但對學生充滿真摯關懷,記得每一名學生的名字和編號;每名學生生日,他都會寫信勉勵一番。陳說,以前師生都在學校留宿,冬天寒冷,區劍雄深夜會去宿舍替學生蓋被。
另一舊生潘先生指,早年赤航學生多數來自貧苦家庭及邊緣青年,難免有一些頑劣學生,區劍雄本着有教無類精神,從不趕學生出校。他又指,區劍雄關懷貧苦學生,當年學費已相對其他學校便宜,每月學費連食宿不過150元,校方一日提供五餐,倘遇到家境貧苦學生,他更會幫助學生減免學費,確保不會無錢無書讀。
區劍雄於1922年在港出生,中學畢業於灣仔聖若瑟書院,其後香港淪陷,他與家人逃難到廣西,就讀廣西大學經濟系,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中國青年遠征軍,駐守滇緬公路,服役於東南盟軍總部史迪威將軍麾下。
戰後,區劍雄先後在廣西逸仙中學任教、在《香港經濟導報》任資料搜集及中央裁判司署任繙譯,1953年由貝納祺大律師引薦,加入赤柱小童群益會兒童營(赤航前身)任舍監兼校長。區與妻子有兩子一女,次子區永谷為本港著名醫生。
區劍雄與赤航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