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卻輸在路途上,是我多年來的觀察,除了是較為專門的科目如醫科。在中學時有好成績,容易令學生選到心儀的課程,畢業以後,亦不太難找到起薪點較高的工作,之後便是另一境界。
有補習社把補習與將來的居住地混為一談,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要上車,除了有父母的幫助外,自己的努力相當重要,只是在中學文憑試考取了好成績,可以在選課程上有優勢,找工作時,成績好的會有較大的面試機會,之後如何,很視乎表現,將來的薪酬升幅也很視乎工作表現,這些東西是沒有標準答案及天書可以參考。
根據多年以來的觀察,職場上表現較好的畢業生,我指的是10年以上的,多是醒目仔、醒目女,他們的成績不是最頂尖的,在大學時未必有獎學金,他們也甚少說自己是甚麼的榮譽畢業,畢竟這榮譽是短暫的,最多是四年,離開了大學以後,它的作用不大,不少成績好的學生花了太多時間於這短暫的榮譽,忽略了在未來30多年會用上的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的技能,於是在職場上不太如意。在職場上不如意,便難有較好的薪金及上車。
當然錢不是一切,很多人想在職場上有進展,便要多看書(不是天書),多閱讀有關商業的雜誌,多留意全球及鄰近地區的發展及歷史,也要思量如何為公司及上司增值,這些都不是在學校內的榮譽或考試成績可以決定的。單是起跑快、起跑時的姿態好,但原來不懂跑的、又不懂跨欄,很有可能跌在跑道上,要重新上路。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主任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