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愛 - 高慧然

欲加之愛 - 高慧然

200呎劏房,住了人、堆了雜物,再養二、三十隻流浪貓狗,是怎樣的滋味?養貓狗者固然辛苦,被收養的動物如果會說話,又會不會say no?
愛,其實有層次之分。世上絕大多數人的愛,是一種欲加之愛。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愛他的子女,愛某種動物,他的表現形式都是一樣的:用他的方式去愛。佔有對方,用盡他認為好的方式去展現他的愛。這一點,在對待沒有自主能力的子女以及寵物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愛他的孩子,他自以為給他最好的,自己不捨得吃,自己不捨得花,想方設法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接受他認為最好的教育,讓孩子為他的夢想而努力,達成他自己無法達成的人生目標。看起來他犧牲良多,一切為了孩子,可是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愛,他的人生目標又是不是孩子的人生目標呢?孩子一旦違背他的意願,走自己想走的路,會不會被斥為忘恩負義,背負不孝之罪?
很多人對寵物的愛,同樣是欲加之愛,他愛牠們,所以讓牠們用他給予的生活方式去生活,24小時被關在狹窄的堆滿雜物、全無活動空間的斗室,關足一世,如終身監禁,至死方獲得自由。而他為了奉獻他對動物的愛,節衣縮食,奉獻有限的空間,奉獻寶貴的時間,收入所得幾乎全部用在動物身上,他們在奉獻中感受自己的人生意義,可是,那真是動物想要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