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8月,又是半年一度的業績高峯期,企業派發成績表前,不少已透過盈喜或盈警事先張揚,當中有好有壞,有實際亦有水份。今期「投資導航」綜合近月數據,來一個盈喜盈警股大檢閱,讓大家瘋狂刨業績前,有充足的熱身。
新能源股前景亮麗
【穩步發展】
已發盈喜的新能源股,包括風電設備股金風科技(2208)、從事風電及太陽能的華能新能源(958)和大唐新能源(1798),三者業績均出現大躍進,若論股價走勢,則以前兩者較吸引,值得跟進。
金風科技上望17元
金風科技表示,受惠風電行業持續穩步發展及需求旺盛,加上部份項目進度較預期快,中期盈利按年增長2.5至3倍,到11.6億至13.2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限計,已相當於2014年全年盈利的72%。
假若勢頭保持,全年盈喜機會極大,現價年度化市盈率不足20倍,股災時只曾失守250日線一天(最新處約13.8港元)即重返其上,可視為重要支持,挨近該水平值得吸納,首個目標17港元。
華能新能源與金風相似,盈利爆炸力十足。公司預測中期盈利按年增長超過五成,以基數為6.9億元計,即今年中期賺不少於10.4億元,相當於2014年全年的逾九成,主要得力於裝機容量穩步增長、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顯著提升及控制成本得宜。
撇除股災特別情況,華能新能源一直守於3.1港元水平,可於該水平伺機吸納,中線睇升15%至20%,失守2.9港元止蝕。
內地航空股存暗湧
【油價支撐】
三大內地航空股成績表表面省鏡,實際存暗湧。在油價低企支撐下,南航(1055)、東航(670)及國航(753)齊齊盈喜,當中南航更成功虧轉盈,但要留意,航空股去年上半年成績表受累滙兌虧損而滿堂紅,在低基數下今年上半年錄巨額反彈不足為奇,倘與去年下半年比較,實質環比增幅最多只有兩成,未算是大驚喜。
H股較A股折讓
航空股業績反彈由去年下半年油價回落時已開始,南航預喜上半年虧轉盈、並最多賺36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相較去年下半年最多只有半成增長;國航及東航預計上半年最勁分別多賺7.4倍及24.9倍,但環比實質只有19.6%及21%增長。
事實上,國際油價今年反覆在每桶40至60美元水平的低位徘徊,航空板塊自去年下半年起已重拾升勢,南航累計今年一度爆升1.7倍,即使近月齊齊由高位回落約兩成,升幅仍有1倍,東航及國航則仍有68%及27%進賬,在人民幣貶值風再吹起,以及油價似見底的形勢下,盈喜因素或已在股價反映。
不過,目前三股的A股普遍貴H股超過一倍,折讓極大,相較盈喜,板塊炒作差價的誘因估計還要大。
券商內險後勁不繼
【全靠升市】
港股大時代一瞬即逝,內險券商喜訊難持續。中港股市上季經歷罕見大升市,投資收益飆升帶動下,平保(2318)及國壽(2628)齊齊預喜多賺逾六成;受惠大市成交活躍的內地券商股如中信證券(6030)及海通證券(6837)亦至少有兩倍增長。不過,市況急速逆轉,下半年憧憬恐成泡影。
海通業績憧憬不再
中信證券上半年純利達1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勁飆2.1倍,期內集團亦趁旺市瘋狂抽水超過200億元;海通證券亦預告在經紀業務規模大增下,半年純利達102億元,勁升2.5倍。不過,板塊業績憧憬幾乎在第一季已完全在股價超額反映,近月變身中央暴力救市的國家隊後,信證及海通一度全數蒸發去年第四季起步的升幅,盈喜再難成為板塊焦點。
大牛市不再,連帶市場受捧的內險股亦未因盈喜受捧。因上季資產市場水漲船高帶挈投資收益大幅上升的平保及國壽,上半年純利料分別大增62%及70%,意味半年盈利已接近去年全年。不過,自去年12月股價一度以倍數飆升的內險股,在港股大時代告終時,已齊齊由高位回吐逾三成,國壽周三盈喜後翌日反報跌2.5%收場,盈喜效應或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