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作文題目 - 蔣芸

也談作文題目 - 蔣芸

李麗霞老師雖然已退休多年,但香港與教育有關的事依然掛心,是歷年七一遊行、力撐學生運動、反政改永不缺席的毅行者,前幾天傳來了我的老友平路在聯合報專欄評台灣指考高考的作文題目:「審己以度人」或「言論自由與自律」等等四平八穩,不惹爭論的題目,平路認為主事者怕引發議論不敢出錯,一切安全至上。
當然啦,古時科舉時代以八股文取仕不也是這般無趣沉悶嗎?
指考、高考的作文題目不同徵文比賽,徵文指定一個範圍可以讓人自由發揮,創作的空間大了,自然文采倍出百花齊放,李老師一定也同意平路的看法,這類望題目已生義,一個題目,一句話就講完的考題如何評定人才的優劣呢。到了今天,天下的問題這麼多,可以發揮議論的範圍這麼大,還拘泥於審己以度人,還要再把已成定案的言論自由自律這樣的題目放出來引導考生不敢越雷池半步,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多數考生為了自己能通過這樣的考試以免失去前途爭取就職的機會,只有順着標準答案去做違心之論不敢獨立去排眾議了,平路的憂心不是沒有原因的。
若在香港,出題目的人何來膽子,敢於針對時事讓考生去自由發揮,譬如:你對特區政府兩位局長下台有何看法?又譬如:試論香港政改方案,又譬如:你如何理解曾鈺成的「蠢到不得了」之說。在香港,言論自由的社會,有太多可以高談闊論的題目,用諸試卷上又有何不可,現實一般人的真實反應,雖然會引起議論,但那又如何?引導年輕人的心聲總比引導老生常談式的內容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