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旺角花墟,以往曾是華界和英租界的分界地。有機構收集15名老街坊的故事,舉辦名為「社區故事嘉年華@花墟」,讓老一輩以口述歷史方式,向年輕一代講述該區昔日點滴。當年在花墟以木頭車賣花的吳氏夫婦,今日早已遷入地舖並打算交予下一代;73歲的雀籠師傅財叔卻未言休,儘管行業式微,仍在雀仔街為熟客維修雀籠。
推木頭車賣荷蘭花草
在花墟生活25年的吳太,憶述小時候的花墟以時裝店及鞋店較多,因丈夫喜愛種花,兩夫婦初期在花墟推着木頭車,售賣自家種花卉及當年少見的荷蘭花草,之後成功入舖成立「森記園」,生意漸由女兒接手。她指「條街越嚟越多人,但收入冇特別多咗」,花卉種類也由荷蘭貨,慢慢加入內地出品,「大陸人轉數快,改良荷蘭品種,價錢平一半,個樣似八成,但持久力冇荷蘭咁好」。
73歲的財叔自13歲起跟舅父學習賣雀及製作雀籠,1971年在舊雀仔街成立「財記」,是本港現時少有的雀籠維修師傅。雖然經歷雀鳥街搬遷,人流大減,但他認為人情味沒變。財叔說,當年由巧匠製造的雀籠,甚至可成古董,「維修好講耐性,維修番人哋嘅樣先係維修」。
嘉年華昨起一連兩日在太子道西202至204號3樓舉行,場內除展出花墟部份昔日照片,也舉辦座談會、導賞團及攤位遊戲等。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