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指要求券商提交客戶交易紀錄中證監查沽空跨境向星港「攞料」

外媒指要求券商提交客戶交易紀錄
中證監查沽空
跨境向星港「攞料」

【本報訊】中證監嚴查沽空A股查到來香港。昨日《路透》引述香港的中資券商表示,上周分別收到中證監的來電,要求提供香港客戶沽空A股詳情,甚至連新加坡的金融機構亦是中證監的「攞料」對象,似有越界執法之嫌。不過,中證監下午迅速澄清,無直接聯絡香港的中資券商,但強調若有需要向相關部門和機構了解情況,也屬正常執法行為。
 記者:石永樂 黃尹華

連日來都有報道指,中證監向香港的中資券查詢有關香港客戶沽空A股的情況,《路透》昨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稱,中證監要求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機構提交股票交易紀錄,以識別海外沽空A股的投資者。
據知情人士稱,中證監主要「緊釘」持有海外追蹤A股的ETF沽空倉位,以及通過QFII和RQFII沽空中國股指期貨的投資者。報道更指,中證監向包括新加坡的中、外資機構,了解早前中國A50指數被沽空的情況。

中證監澄清無直接聯絡

一位中資券商人士向《路透》表示,收到中證監直接來電,要求上報客戶滬港通現貨持倉總量及QFII、RQFII股指期貨空單情況,如涉可疑交易如無貨沽空股指期貨需主動上報。
報道指,一家中資券商和兩家海外金融機構已經提交有關交易紀錄。一中資券商亦向本報表示,其資產管理部早前確收到中證監有關查詢。
香港證監會對報道不作評價,但中證監昨急急澄清,中證監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表示,目前沒了解到證監會找新加坡和香港公司提交交易訊息。對於日前有報道指,中證監聯絡在港中資券商負責人到北京及廣州開會,張曉軍指,未直接聯絡香港多家主要中資券商,要求其高層北上開會,但強調稽查執法過程中是封閉辦案,假如有需要向相關部門和機構了解情況,也屬於正常的執法行為,市場沒有必要過度渲染。
中證監在香港和新加坡並沒有監管權限,但可以通過國際合作針對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而早在滬港通啟動前,中證監與香港證監會就已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就調查市場違法行為,可透過對方查詢,及使用對方提供的非公開信息及文件。

須通過香港證監做中間人

當發現對方市場的違規行為線索,或就此展開調查時,需向對方通報,但理論上,中證監仍無權直接向香港的中資券商拿取資料,必須經過香港證監會做中間人。
另一中資券商高層表示,香港中資券商有不少來自內地的員工,與中證監關係十分良好,經常互相聯繫消息,再者,香港公司始終是子公司,只要母公司高層要求,香港分公司怎會不「繳械」?故中證監澄清無直接聯絡香港中資券商,相信只是不想市場指其越界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