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大型項目多 中小型戶佔七成 私樓供應8.3萬伙破頂

新界大型項目多 中小型戶佔七成 
私樓供應8.3萬伙破頂

【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昨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預期本港未來3至4年大約可提供一手私樓數目增至8.3萬伙,首度突破8萬伙兼再創有紀錄以來11年新高。不過,學者提醒市民,單是供應增多難以令樓價跌,但若加息周期開始,對樓價一定有影響。
記者:黃嘉銘 湯家明 程俊華

市場最關注的未來3至4年可供應的一手私宅單位數目,據運房局昨公佈,將由上季的7.8萬伙,按季增加5,000伙,達到8.3萬伙,為2004年9月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意味平均每年有2萬伙新供應。
8.3萬伙中包括5,000個貨尾單位、5.4萬個興建中但未售出單位,及2.4萬個已批出並可隨時動工的土地(熟地)上能興建的單位。而有關單位當中,估計有5.7萬個為實用面積少於70平方米(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約69%。運房局發言人補充,預計的供應量較上一季增加5,000個單位,主要是因為有多幅大型住宅用地轉為熟地。

元朗有9個項目待批預售樓花;圖為信置朗屏站住宅地盤。 何家達攝

學者:加息期影響樓價

據本報統計,未來潛在供應中,以新界區佔最多,當中屯門、元朗及荃灣區為主力,三區最少共有逾兩萬伙新供應待推,而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單是元朗區已經有9個項目等待批出預售樓花,共可提供約5,000個單位。
此外,局方預計,未來數月會再有16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額外提供約1.13萬個單位,即是拍得住一個太古城。
對於未來一手住宅供應量創新高至8.3萬伙,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供應量未來幾年一直會增加,但發展商持貨力強,未必需要即時散貨,加上私人物業仍然有強勁購買力,故樓價今年整體仍有約一成升幅。不過,若果加息周期開始,對樓價有一定影響。單是供應增多難以令樓價跌,一定要加息周期配合。

上半年落成量跌32%

不過,有新盤睇樓客則認為,雖然未來一手供應增多,但估計最多令樓價水平式穩定發展,不擔心會跌,對於美國加息,亦認為影響輕微。
此外,第二季私人住宅已施工量按季回升近兩倍至5,900伙,計及首季2,000伙,上半年累計7,900伙;較去年同期少36%。運房局指動工量減少主要是因為新的動工項目大部份為中、小型樓盤。
至於第二季落成量為4,200伙,按季更增3.6倍。計及首季900伙,上半年累計5,100伙,較去年同期少32%。運房局發言人指,落成量減少主因首半年完工的項目以中、小型樓盤為主。第二季共12個私人住宅項目落成。多個較大型的樓盤將於下半年落成,運房局預計未來落成量會有所增加。

【市民心聲】

對數據存疑

新界居民陳先生:「(私樓供應多)就梗係好啲啦,但係會質疑係唔係吹水,唔知係唔係真係有咁多供應。有啲擔心政府噏就無敵,做就無力。」

陳先生

樓價難下跌

喜漾睇樓客殷先生:「一手供應多,估計最多令樓價水平式發展,覺得樓市係唔會輕易跌落去……加息都係好輕微,都係四分一厘,後市唔使擔心。」

殷先生

運房局數據部份靠目測

【話你知】
運輸及房屋局基本上每逢三個月都會公佈一次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數據,局方發言人講明,有關資料是根據屋宇署的統計數字、建築師及發展商提供的圖則及資料,以及署方實地巡查後而作出的預測。
言下之意,即是好多數據都是靠目測及發展商放料,未必可以盡信。
不過,運房局發言人在回覆傳媒查詢時重申,「由於物業發展的進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物料供應、建築工人的供應量和發展商的商業考慮等等,樓宇的實際落成量與預測的落成量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