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霞醫師說,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診就是看人的氣色面色,紅潤蒼白還是慘青等;聞就是聞聞身體有否散發一些異常氣味;問是問病人有甚麼症狀,身體有甚麼地方不舒服;切就是把脈,或者摸摸身體有沒有腫瘤之類的硬塊。而舌診是望診的一部份,作為對身體狀況的一個參考,但臨床上一定要「四診合參」方為準確。
健康正常的舌頭,「淡紅舌,薄白苔」,意指好的舌頭應該是淡粉紅色,脷苔白色薄薄一層,如果舌頭顏色太深或太淡則是有問題;另外,脷苔太厚同樣不好,如果脷邊有大大小小的牙印,亦反映了身體一些狀況。
如果脷尖深紅,代表心火盛,睡眠質素較差,例如難以安睡、經常有夢。脾氣暴躁的人,脷兩邊會偏鮮紅色,或者有一點瘀色,反映人有肝氣鬱結的問題。脷呈瘀暗色,代別身體血液循環差,因為脷上有非常充盈的血管,如果沒有足夠血液,顏色就會改變。脷苔中間比較厚,代表身體濕氣較重;有部份人完全沒有脷苔,俗稱「光脷」的症狀,代表陰虛火旺,常口乾唇燥,喉嚨痛。如果脷苔偏黃色,代表熱氣。這都是比較簡單的舌診指標。
大家照鏡時伸條脷出來看看,很多時會看到沿着脷有一個個牙齒印,雖然與別人的「牙齒印」不少,但自己與自己有牙齒印,又是甚麼因由?原來都有解釋!如果脷體本身較為肥大,代表此人天生脾胃虛弱。脾胃負責輸送水液到身體不同角落,脾胃弱的人,水液會留在身體裏,而脷能夠反映身體狀況,所以會因水份多而發大,從而壓迫到牙齒,出現一個個牙齒印。一般人如果身體濕氣較重,同樣會有牙齒印現形。
談到這裏,又有疑問:為甚麼用餐時,三不五時會咬到自己的脷?原來人體熱氣時,微循環會擴張,脷亦會因此發大,容易被牙咬到,然後生出痱滋。為免熱氣,大家還是少吃韓式炸雞,轉食中式白切雞算了。
醫師推介了兩款健康茶飲,助大家清肝安神:
1. 清肝解鬱茶(適合熱底人士)
材料:
做法:
洗淨所有材料,將夏枯草和茵陳蒿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30分鐘。再放入野菊花焗5分鐘,聞到花香後即可飲用。
2. 安神忘憂茶(適合寒底人士)
材料:
做法:
洗淨所有材料,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5分鐘,聞到花香後即可飲用。
記者:李 聰
攝影:鄧鴻欣、黃子偉
編輯:李寶筠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