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基準試 普通話聆聽最低分

教師基準試 普通話聆聽最低分

【本報訊】考評局公佈今年教師語文基準試的評核報告,其中普通話聆聽及英文口語都屬弱項,達標率最低。不少普通話考生將「頻生」誤聽作「平身」,又有在職英文教師混淆了「cake」與「kick」發音,又將「因數」誤作「音素」或「罌粟」。
今年有2,109人參加教師語文能力評核的普通話試,不少考生是未畢業的教育課程學生。成績分5等,達3等或以上才算達標,當中聆聽與認辨卷達標比率最低,只有52.7%。

「因數」誤作「罌粟」

考評局報告指出,在聽辨詞語部份,不少考生將「因數」誤作「音素」或「罌粟」;「矢志」誤作「實質」或「識字」。普通話拼音達標率為66.3%,拼音寫漢字部份,有考生將「懶惰」誤寫作「懶隋」或「懶墮」;「胸無大志」誤寫為「空無大志」;「出類拔萃」誤寫作「出類拔粹」。
專供在職教師參加的普通話課堂語言運用卷,達標率達81%,但報告指部份教師用詞不當,例如分不清「會」和「懂」、「也」和「都」的用法。教學時語意不明確,組織欠清晰,例如說出「這個『西』讀得太長一點了」。部份教師語調生硬,每個字的音長和力度都一樣,或因刻意地要讀準字音而顯得不自然。
參加英文評核的考生有1,625人,口語達標率最低,只有54.8%。報告指考生問題包括發音不清楚,英文詞彙貧乏,文法不準確,搞錯單雙數詞。其次寫作達標率只有60.5%,有考生串錯「auxiliary」。
專供在職教師參加的英文課堂語言運用卷達標率97.2%。報告指教師常見的錯誤包括應用雙數詞時無用,時態前後不協調,用錯介詞,搞亂「a」與「the」,句子內字詞次序有問題等。不少人混淆了「cake」與「kick」發音,及動詞的「ed」尾音。報告又認為部份教師太依賴預先準備的筆記及教科書,未能充份利用課堂上機會教導英文,影響教學成效。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