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百佳、金水 刺身含菌超標

食安中心:百佳、金水 刺身含菌超標

【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公佈有關壽司刺身的微生物風險評估結果,於197個樣本發現有4個總含菌量及大腸桿菌含量超標一至兩倍,顯示衞生質素欠佳;問題樣本來自百佳超級市場、九龍城、大埔及荃灣的壽司店或居酒屋。
食安中心去年於市面抽查98個壽司及99個刺身樣本化驗,發現有一個海膽剌身、三文魚子壽司及蝦刺身的「需氧菌落計數」(即總含菌量)超標1至2倍,分別來自九龍城廣場金水壽司、荃新天地鳴門魚市場居酒屋及嘉湖銀座一期百佳。一個來自大埔岡本櫻田的三文魚刺身樣本大腸桿菌含量超標1倍。

九龍城金水壽司的海膽刺身總含菌量超標兩倍。

顯示受糞便污染

中心即場檢測其中72個樣本的溫度,發現有14個存放於開放式雪櫃的樣本,表面溫度平均7℃,最高17℃。在153個抽樣店舖中,只有11個(7.2%)會為外賣提供冰袋或冰塊。中心指壽司飯加醋有助防止細菌滋生,酸鹼值應維持在4.6或以下,但首次檢測壽司飯酸鹼值則發現有兩個樣本為4.7。今次沒發現有樣本含金黃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超標,但有12個樣本副溶血性弧菌或金黃葡萄球菌含量險超標。
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稱,食物大腸桿菌超標顯示直接或間接受糞便污染,但大腸桿菌及總含菌量超標只代表衞生質素問題,可能是原材料受污染或員工沒有洗手,不會直接令人致病。他承認衞生質素欠佳有可能滋生致病菌,但檢控店舖與否主要視乎食物有否致病菌,故今次只向相關店舖提出衞生建議。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泰年指,大腸桿菌有不同種類,毒性高才易致病;即使含菌量不高但進食數量多,也會增加致病風險。立法會議員黃碧雲稱食安中心監管寬鬆,應該將建議變成有阻嚇力的法例。
百佳指會與食安中心跟進事件。中心昨稱再巡查時金水沒售海膽刺身,但金水經理王先生指中心多次巡查都沒指存放食物有問題,而該店現仍有售海膽刺身。
中心又在北角春秧街佳記菜檔抽取散裝鮮竹筍樣本化驗,證實含百萬分之180防腐劑二氧化硫,已指令該菜檔停售,正追查來源及分銷情況,考慮提出檢控。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