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奢侈品銷售連跌10個月

港奢侈品銷售連跌10個月

【拆局】
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珠寶鐘錶及名貴禮物等奢侈品銷售已連續10個月下跌;今年首5個月,有關銷售按年大減16.8%至373億元,回落至2011年水平。儘管國際名牌近月已紛紛減價吸客,但市況絲毫未有見底迹象。隨着內地客旅遊及消費習慣改變,香港作為國際奢侈品重要根據點的地位已受到動搖。
香港市場曾是國際名牌的「金蛋」,高峯時期LV在廣東道的分店為全球最賺錢店舖,每月盈利數以億元;而早年在香港大肆擴張的Prada,其港澳地區銷售亦曾佔去集團整體收入比重逾一成。不過,隨着市場出現三大結構性轉變,包括更多國家放寬對內地旅客簽證的要求,日圓長時間弱勢及內地打貪、提倡節儉政策令送禮需求大減,在可見將來名牌銷售很難見到明顯反彈。

減租仍難惠及本地商戶

既然看不到前景,國際名牌縮減在港的經營規模及逼業主減租,未來數年將在所難免。投行瑞銀今年初曾發表報告,研究本港零售商賺錢能力和旺區租金的關係,發現奢侈品商店每日每平方米盈利是以10萬元起跳,其賺錢能力是莎莎的5倍,佐丹奴、I.T的15倍或港式茶餐廳的100倍,故目前旺區商舖租金的水平即使回落一半,一般主打本地消費的商戶仍是負擔不起。
有外資零售分析員預期,旺區商舖租金一旦開始回落,最後跌幅之深可能會超乎想像:「𠵱家只是剛剛開始。」
■記者吳綺慧